赖晨-《中国传统治国思想要览》第17讲-《要览》.docVIP

赖晨-《中国传统治国思想要览》第17讲-《要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赖晨-《中国传统治国思想要览》第17讲-《要览》

第十七讲 17讲 P284-297. 14页. 53条. 第七章.修身 2节.慎独律己,谦恭正直.26条; 3节.不逐名利,明廉知耻.15条;. 4节.有过则改,防微杜渐.12条; 第七章.修身 2节.慎独律己,谦恭正直.26条; 1.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志以道宁,言以道接。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 ——《尚书·周书·旅獒第七》 【出处】惟克商,遂通道于九夷八蛮。西旅厎贡厥獒,乃作《旅獒》,用训于王。曰‘呜呼!明王慎德,西夷咸宾。无有远迩,毕献方物,惟服食器用。王乃昭德之致于异姓之邦,无替厥服;分宝玉于伯叔之国,时庸展亲。人不易物,惟德其物!德盛不狎侮。狎侮君子,罔以尽人心;狎侮小人,罔以尽其力。不役耳目,百度惟贞。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志以道宁,言以道接。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 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奇兽不育于国,不宝远物,则远人格;所宝惟贤,则迩人安。呜呼!夙夜罔或不勤,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允迪兹,生民保厥居,惟乃世王。’” 【解说】武王克商后,于是开通周边诸国与外族之路。西鄙旅国来贡大犬,召公于是作《旅獒》一篇,以谏武王。召公曰啊!圣明之王敬德重行,致诸外族咸来归顺。不论远近,皆献一方物产,然仅供衣食器用之物。王便昭示其德于异姓之国,使之不荒废职事;分赐宝玉于同姓之国,用此物以示其亲。人人并不漠视此物,皆以怀德之心待此诸物!厚德之人不轻佻侮慢。轻佻侮慢官吏,便不能令之尽心;轻佻侮慢百姓,则不可使之尽力。不为女色歌舞所役使,料理百事便可妥当。 玩弄人便丧德行,迷恋物品则丧志气。本身意志,应循其道始得安定;他人言论,必按其道方能接纳。不为无益之事而害有益者,事乃有成;不以珍稀之物为贵,不以常用之物为贱,百姓财货始足。 犬马非土生土长者不畜,珍禽异兽不豢养于国。不以远方之物为宝,远人则能来之;所重之唯贤才,近人便可安之。啊!日夜不可不勤。不慎细行,终害大德,宛如积土为九仞高山,功败垂成于一筐土。果能为此,则民将安其居,而周朝可世代为王矣。 【用例】…… 2.满招损,谦受益,是乃天道。 ——《尚书·虞书·大禹谟》 3.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翻译】:做一个君子,要经常想着这九个方面:看到一个现象时,要想一下,是否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是否真正理解、明白所看见和看到的东西;听到什么的时候,要考虑一下,偏听了没有,轻信了没有;说话处事时,要老想着自己的脸色不要冰冷地板着,任何时候脸色都要温和才是;要到考虑自己的态度是否恭谨,不论贵贱,自己的态度都得恭敬;说话时,要想一下,自己是否在撒谎,是否说了实在话;做事时,要想一下自己是否在敬业、认真;有问题或疑问时,是否马上问人了,以求得正解。人非圣贤,孰能无惑?惑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自己要发脾气时,要想一下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想一下你自己也反感别人发怒;若是可以不劳而获时,要想一下是否取之有道、得之有义,是否自己应该得到。 ——《论语·季氏》 4.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季康子向孔子问起为政之道。孔子回答,“政这字意思就是正。你率先端正自己,依正道而行,谁还敢不端正呢?” 【评析】 孔子反对杀人,主张“德政”。在上位的人只要善理政事,百姓就不会犯上作乱。这里讲的人治,是有仁德者的所为。那些暴虐的统治者滥行无道,必然会引起百姓的反对。 孔子有权势者比喻为风,把没有权势者比喻为草,实在是太恰当不过了。风力的大小应跟权势的大小成正比,但无论风力大小,所到之处,小草却莫不为之动容。由于草的软弱,受到风的影响也就在所难免了。这种规律从古以来就有了,难怪奴才、小人之类的人物才层出不穷。到了的时候,更把与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比喻为毛和皮的关系。既然已经把话说到这种地步了,毛的依附性和受皮的左右也就在所难免了。可是许多知识分子竟然没有看到这一点,仅仅使出一招“引蛇出洞”,许多知识分子就纷纷落马,从这方面可以看出许多知识分子脑子实在是一根筋。 独立特行应该是古今往来一些有着远大志向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目标,然而经济、政治的不独立,怎么可能保持人格的特立呢?更何况在身处一片红色的海洋里呢?别的颜色能有多大能耐,能阻挡住赤潮的同化呢?或许

文档评论(0)

haowendangq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