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这部作品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1830年11月,正当肖邦离开祖国不到一个月的时候,爆发了震动波兰的华沙革命。肖邦心情非常激动,他恨不得马上启程回国。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为什么我不能和你们在一起,为什么我不能当一名鼓手!!!” 1831年7月,肖邦决定离开维也纳返回波兰。但是9月,坚持了十个月的华沙革命,终于被沙俄军队血腥镇压了。当他途经斯图加特的时候,突然得到起义失败,华沙沦陷的惨痛消息。这不幸的消息如千斤重锤敲碎了肖邦的心。激愤之余,肖邦写下了《C小调练习曲》。 这首乐曲悲愤、激昂,曲调忽而上升,忽而急剧地下降,发出猛烈的咆哮,像一匹烈马在感情的波涛里搏斗、奔腾。这首乐曲充满了刚毅、坚强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所以人们通常又把这首钢琴曲称作《革命练习曲》。在这首乐曲里,肖邦把自己的悲愤和祖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波兰民族在华沙起义失败后顽强不屈的意志。这是肖邦的一部著名代表作,影响较大。 B段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主题略带悲痛。像是对为祖国捐躯的烈士们的哀悼。 这一部再现了哪一个主题?它象征了什么? 再现第一部分的英雄主题,它象征着战斗仍在继续。抗击侵略的火焰并未熄灭,最后在极强的主和旋上,象征着对战斗必胜的信心。 通常练习曲有两类。一类为练习器乐、声乐技巧的专业练习曲;另一类为音乐会练习曲。前一种练习曲多有技能、技巧上的训练目标,音乐会练习曲是由前者派生而来的。它已演变为一种炫技性的、在音乐会上可以演出的艺术作品。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就属于音乐会练习曲。 * * 这部作品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在听这部作品时,你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音乐画面? 曲 式 结 构 4/4拍 拍号 c小调 调式 A+B+A’三段体式 第一段:从c小调起经各种转调至降B大调,反映出极度的悲愤与激昂; 第二段:情绪稍显平和,但仍是洋溢着满腔悲愤的曲调; 第三段:为第一段的再现,音乐比第一段更激动澎湃,是全曲的高潮。 作品形象——革命主题,全曲自始至终贯穿在愤怒激越和悲痛欲绝的情绪之中。 音乐形象是通过左手奔腾的音流和右手刚毅的曲调向结合体现出来的。令人联想到华沙起义的英雄们与敌人浴血奋战的画面,也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作曲家那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慷慨激昂和起伏难平! 音乐主题 这位青年钢琴家,就是名扬四海的波兰爱国主义战士——肖邦。当他听到波兰终于发生了起义,需要大量军费时,他不顾身体虚弱,毅然放弃了沙龙生活的奢靡和乔治·桑的柔情,拖着病躯,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终因劳累过度,吐血身亡。如此悲壮的经历,波兰人民不会忘记,世界人民也绝不会忘记。它告诉人们,无论他是谁,无论他身在何方,都要牢记着自己伟大的母亲——祖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