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肝炎并发症处理.ppt

  1. 1、本文档共1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型肝炎并发症处理

重型肝炎并发症的处理 及人工肝技术 解放军第三零二医院 辛绍杰 一、重型肝炎和肝衰竭概念 1.重症肝炎--Lucke 于 1944年提出 2.暴发性肝衰竭--Trey等于1970年提出 --起病8周内出现肝性脑病 3.急性肝衰竭的概念--英国Gimson 等于1986年提出--起病8周内出现肝性脑病 缓发性肝衰竭--起病8-24周内出现肝性脑病 4.法国Bernuau等 1986年 血浆凝血因子II和凝血因子V降至50%以下 无肝性脑病者--AHF 起病2周内发生肝性脑病--称为FHF 起病2-12周发生肝性脑病--亚暴发性肝衰竭 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广范围的肝细胞坏死、急遽严重的肝功能破坏所致的凶险的临床综合征 以凝血因子血浆含量降低、低于50%(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为标准 肝性脑病是AHF的重要特征 由病毒性肝炎及其发展的慢性肝病所引起的肝衰竭,在我国命名为重型肝炎 急性肝衰竭(广义) 暴发性肝衰竭 2周内 亚急性肝衰竭 2-8周 迟发性肝衰竭 2-6月 终末期肝衰竭 主要是肝硬化 急性重型肝炎 2周内 亚急性重型肝炎 15天-24周 慢性重型肝炎 二、我国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特点 病原学 我国重肝的病因以HBV为主,占89.7%(507/565) 丙型肝炎病毒1.2% 戊型肝炎病毒1.6% 甲及庚型肝炎病毒各占0.2% 病毒不明及重叠感染各3.5% 其中乙丙重叠6例,1.1%; 乙戊4例,0.7%; 乙甲3例,0.5%; 乙庚3例,0.5%; 乙+CMV、乙甲戊、乙甲丙、乙丙庚各1例 虽然各型肝炎病毒均可引起重肝,但乙肝占绝大多数。 各型重肝的发生率 565例中:急性重型9例,1.6% 亚急性重型36例,6.4% 慢性重型520例,92% 我国的重型肝炎中以慢性重型为主,也就是慢性肝衰竭。 国际上只有急性肝衰竭和亚急性肝衰竭,没有慢性肝衰竭。 急性与亚急重肝主要是没有肝病史的患者 重型肝炎变重的诱因 急性、亚急性重型往往与感染病毒后,机体的强烈免疫反应有关。 慢性重型(包括无症状带毒者)往往有以下原因: ①重叠感染或病毒变异 ②极度疲劳、紧张、生气、吵架后 ③症状已明显,但未引起重视,未休息 ④饮酒一次较大量 ⑤感染,尤其是不佳饮食后的胃肠炎,大量内、外毒素侵入肝脏 ⑥情绪不好免疫功能降低 ⑦重感冒 ⑧机体免疫反应性改变 慢性重肝的发病基础 1.有慢性肝炎史或肝硬化病史 2.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史 3.无肝炎病史及乙肝病毒携带史,但具有慢性肝病体征、影象学改变及生化检测改变 4.肝活组织检查支持重肝 5.慢性乙肝或丙肝重叠其他肝炎或其他病毒感染时要具体分析,排除甲、戊、庚等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重肝 重型肝炎肝外脏器主要病理改变 —大脑 重型肝炎肝外脏器主要病理改变 —肺部 重型肝炎肝外脏器主要病理改变 —心脏 重型肝炎肝外脏器主要病理改变 —肾脏及肾上腺 重型肝炎肝外脏器主要病理改变 —消化系统 夹杂症与合并症 重型肝炎的死亡原因 与预后密切相关的因素 负相关因素: PA 白蛋白 CHE 直/总胆红素 胆固醇 血小板 正相关因素: 总胆红素 白细胞 球蛋白 年龄 r-G 82例急、亚急性重型肝炎生存分析 回归系数 标准误 P值 相对危险度R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1.741 0.744 0.019 5.704 肝性脑病 1.671 0.584 0.004 5.318 肝肾综合征 2.693 1.189 0.024 14.776 电解质紊乱 0.199 0.965 0.837 1.220 其他 0.724 1.025 0.480 2.063 慢重肝并发症与预后 慢重肝患者并发症发生及病死率情况(520例) 并发症   发生例数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