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锻钢冷轧辊管理和维护
锻钢冷轧辊 使用和维护 前 言 轧辊是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的工具.轧辊不仅仅是轧钢生产中消耗最大的工具类备件,更重要的是轧辊质量的优劣: 1)直接影响轧机作业率和产能。 2)直接影响工人的劳动强度。 3)直接影响轧材的质量。 4)直接影响轧材成本。 总之,直接影响冷轧厂的经济效益。 所以,当前冷轧厂都非常重视冷轧辊的采购、使用维护技术的研究应用和管理工作。 前 言 随着轧机新技术的应用、辊坯冶炼质量提高,以及其它制造、检测技术的应用,冷轧辊的实际使用寿命得到明显的提高: 断辊已基本消除;辊身表面疲劳剥落明显减少。 随着带钢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带钢新品种的不断发展,又出现新的质量问题:如辊印、色差等,对冷轧辊质量提出更高的、新的要求。 1.常见失效形式和原因 2.主要失效形式 ——辊身剥落的特点 剥落是轧辊在使用中最常见的失效形式,约占轧辊非正常失效的95%。 主要是使用维护不当所致。 剥落造成的轧辊潜在寿命的损失远低于轧机停产造成的经济损失。 随着现代连轧机组的发展,这一问题显得更为特出。 各轧钢厂都非常重视轧辊使用维护技术的研究。 2.主要失效形式 ——辊身剥落的特点 2.1 辊身剥落的三个阶段 显微裂纹的萌生; 微裂纹的扩展; 迅速撕裂. 也就是说,剥落不是瞬间发生的,它要经过一个疲劳过程,如果在裂纹的萌发阶段,或扩展前期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就可以防止或减少大块剥落的发生。 2.主要失效形式 ——辊身剥落的特点 2.2 辊身剥落的三种形式 按起始裂纹源的位置将剥落分为: 起源于辊身表面的剥落; 起源于辊身次表层的剥落; 起源于辊身内部的剥落。 2.主要失效形式 ——辊身剥落的特点 2.3 产生剥落的二个原因 从宏观上分析,可简单的将辊身剥落分为: 设计、制造缺陷造成的剥落; 使用、维护不当造成的剥落。 3.预防辊身剥落的对策和措施3.1 对 策 设计制造: 随时根据带钢结构的变化设计或修改轧辊技术条件,轧辊设计应适应带钢的发展变化; 冶炼质量(纯净度,含气量),锻造和锻后热处理质量,辊身淬火质量,磨削质量。合理的材料、硬度选用,细密的微观组织,精心的热处理,科学的磨削控制,严格的表面检测。 3.预防辊身剥落的对策和措施3.1 对 策 使用维护: 使用技术:轧钢操作规程,轧钢工艺,轧制周期,轧制油参数(成分、喷射方向、压力流量和温度)。如何减少打滑、断带、粘钢等轧制事故 维护技术:修磨工艺和修磨量,轧辊在线无损检测技术,换辊、配辊最佳管理技术。 管理制度:轧辊综合评价体系,全生命周期跟踪记录规程,事故辊处理制度,辊面探伤制度,定期技术交流制度。 3.预防辊身剥落的对策和措施3.2 措 施 轧辊的维护使用技术冷轧厂最有发言权,在此仅指出相关要素: 1.优化轧制计划; 2.优化轧制工艺; 3.统计优化轧制周期及修磨量; 4.规范轧机出现轧制事故时的操作程序; 5.轧辊材料适应性的选择; 6.产生异常时的对策,增取最好的结果; 7.优化轧制规程、操作程序等; 3.预防辊身剥落的对策和措施3.2 措 施 8.操作工的技能培训; 9.制订符合上机条件的轧辊标准(新品、循环品); 10.轧辊传动系统正常化和稳定性研究; 11.轧辊冷却条件的研究,合理调节乳化液系统参数,保证轧辊有良好冷却和润滑(开—正常—关); 3.预防辊身剥落的对策和措施3.2 措 施 12.轧辊润滑条件的变化(乳化液的喷方向、压力和流量,检查喷嘴是否有堵塞); 13.服务于使用的检测技术的开发应用; 14.综合考虑辊型、中间辊轴向移动量和正负弯辊的科学搭配,达到既提高带钢板形质量,又保护延长轧辊伤用寿命。 3.预防辊身剥落的对策和措施3.2 措 施 轧辊的维护管理 a)轧辊周转量、储备 首先要有一定的轧辊备件储备,一般来讲工作辊不能低于20支。 轧机调试及试生产期间,轧制事故频繁,辊耗较高,储备足够的轧辊备件。 3.预防辊身剥落的对策和措施3.2 措 施 b)各机架配辊 同组辊身直径差不大于1.5mm; 同组轧辊的平均硬度差不大于3HSD; 对冷连轧机组来讲,第一机架至成品机架每对轧辊的配置,按同组轧辊辊身的平均硬度值逐渐提高的原则配置。 将辊身直径较大的或辊身硬度较高的工作辊配置在上辊。 3.预防辊身剥落的对策和措施3.2 措 施 c) 修磨量的确定 轧辊经过一个周期的轧制,辊身辊型、粗糙度、残余应力、硬度等都发生了变化,甚至出现微裂纹—— 这与轧制周期和工艺以及冷却状况等因素有关,修磨就是去掉这些变质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