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试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试卷

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八年级语文试卷 题号 一 (1) 二 (2~6) 三 四 (22) 总 分 (6~9) (10~1) (15~21) 得分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亲爱的同学,你好。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境平静,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你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 一、书写·养成习惯(3分) 1.书写一手漂亮的字是令人骄傲的,请你用自己最满意的正楷或行楷字认真抄写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二、积累·运用·夯实基础(18分) 2.背诵大量的优美诗词、文章,将会陶冶你的性情,增强你的人格魅力。考考你会背多少诗文,按课文填空。(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博大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具有“诗中有画”的风格,范仲淹的《渔家傲》中有一句和此句有着类似的意境,这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在《观刈麦》一诗中描写刈麦者“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情景,表达自己同情之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yíng( ),令人目xuàn( )。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 )( )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4.为使语言变得简练,请分别用《小石潭记》和《曹刿论战》中的四字短语替换画线的语句。(2分) 一大早,我们便马不停蹄地向驼梁“进军”。偏偏天公不作美,刚下车,细雨便打在了我们身上。云雾缭绕,我们穿云破雾踏着弯曲的山路前行。山路两旁,①青葱的树木,碧绿的藤蔓,遮盖缠绕,娇翠欲滴。泉水汩汩作响,好像在为游人欢唱。我们游兴正浓,②三步并作两步,小跑着一口气攀上山顶。 替换一: 替换二: 5.下面是某公园草地告示牌文字,请你重新设计新的告示文字,要求得体,文雅。(2分) 原告示牌:严禁穿越草地,违者罚款10元!新告示牌: 6. 名著赏读。(4分)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把握“课标”要求阅读的课外名著,学校开展了“话说名著风流人物”征答活动。下面是本次活动中的3道题,相信你一定能完成。(风流:指英俊的;杰出的。“风流人物”通常指对一个时代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 (1)你最喜欢的名著中的风流人物是 ,来自《 》。作者是 。(2分) (2)他(或她)的风流之处体现在什么地方?对你有何影响?(2分) 答: 。 三、阅读·理解·探究(39分) (一)文言诗文阅读。(10分) 7.阅读《过零丁洋》,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的悲哀;借??????和???? ????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分) 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分)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