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被就业
“被就业”——大学生饭碗的成色变迁
又到年底,当别人陶醉在节日的喜庆气氛中时,嘉兴的大学生们正焦急地奔波于各种各样的招聘会现场。
中国高等教育有了跨越式发展。4年之后,有212万名大学毕业生走向了市场,与一年前的145万相比,猛增了67万,增幅高达46.2%。此后,中国大学生人数翻番上升。2009年最新数据是611万,比10年前翻了近6倍。其中,嘉兴籍毕业生有14321人,创下嘉兴历史新高。
“僧多粥少”,大学生就业率自2001年以来一路下跌,2009年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是68%。与此相应的,先是考研热,接着是考公务员热……十年一代人,境遇迥然,耐人寻味。让我们一同追忆,几代大学生们进入2010年的代际符号。
“70后”——
大学文凭 是“敲门砖”
人物档案:穆国平,男,33岁,电力工程师
与现在的大学生相比,我们那一代大学生显然幸福得多,本科文凭是就业强有力的“敲门砖”,但对于现在大学生来说,却成了最基本的东西。
我念大学的时候,本科文凭在嘉兴还是比较吃香的。1998年至2002年,我在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念电力工程专业,那时班上共30多名学生,2002年我们毕业的时候,三分之一进了电力系统,三分之一进了华为、中兴通讯等大公司,剩下三分之一考研。
2001年下半年,我们刚升大四,就已经有单位找我们接洽工作了。那个时候我就收到2个offer,一个是湖南荆州一电力机车公司宁波分公司,另一个就是我现在就职的电力系统。那年寒假回家的时候,我就顺便到嘉兴面试,面试官只问了我两个问题:你家在哪里?你愿意服从分配吗?面试过后没多久,单位就跟我签订了就业协议书——还没毕业,我的工作已经敲定了。
2002年6月底,我大学毕业。8月,我正式上岗。
我对自己作的人生计划是:买房—买车—结婚—生子。工作上了轨道之后,我就开始为成家做准备。现在,我的儿子已经3岁了,我和老婆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为儿子作规划了。
这两年,部门新进的职员都是研究生,甚至还有博士生,学历大多在我之上,朋友经常拿这点来开玩笑:“你这老前辈,学历怎么这么低啊?”其实在我看来,学历的高低与职位的高低并没有必然联系,因为时代在变化、前进。与现在的大学生相比,我们那一代大学生显然幸福得多,本科文凭是就业强有力的“敲门砖”,但对于现在大学生来说,却成了最基本的东西。
?
“80后”——
?曲线就业: 找不到工作,就考!
“考研族”
人物档案:费云杰,男,25岁,通信工程在读研究生
常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高考,现在这句话用在“大学生就业”上更形象。
2007年下半年,当周围的同学都为找工作忙得整天见不着踪影时,我却在图书馆里埋头苦读,复习考研。每次他们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到学校,总是笑着说羡慕我可以这么悠闲。
归根结底,我之所以决定考研,还是为了日后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我们这一代,往街上随便一伸手,大学生一抓一大把。记得高中时期,常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高考。现在,我觉得这句话用在“大学生就业”上更形象。
考研之前,我也跑过招聘会,但是跑了一段时间下来,我就决定放弃就业、选择考研。因为我发现在招聘会上,很多研究生在跟本科生抢饭碗。而我所学的通信行业,更是一个硬碰硬的高技术行当,我的区区学士文凭,根本无法与硕士文凭较量。
于是,在征得家人同意后,我就安安心心地复习考研。我顺利考研成功,将于2011年研究生毕业。目前,我跟着导师学做一些软件编程开发项目。
我同届的多数同学都已经工作一年多了,有些是白领或者公务员,月收入颇丰,也有人过得比较落魄。而我每个月只有600元至800元的项目开发补贴,收入自然是不能与他们相比。但是我相信,等到2011年我毕业的时候,肯定比本科生找工作要轻松得多。
至于到时候,博士生会不会跟我们硕士生抢饭碗,我认为,博士生短期内还不大可能沦落到跑招聘会的地步。
“考碗族”
人物档案:朱智勋(化名),男,25岁,公务员
我大学是在杭州上的,学的是工程管理。2008年上半年,杭州四处是东奔西走找工作的大学生,我也是其中之一。 那时候,我几乎天天在网上投简历,几乎每个星期要跑几次省人力资源市场和杭州市人才市场,自己学校组织的招聘会要跑,其他学校、企业组织的招聘会我也不放过。其间,也得到很多回复,但是最后都没有成功——或者面试落选,或者单位不太好。还有一次终于进到一家大公司见习,可专业不对口,1个月后我放弃了。
在杭州摸爬滚打了3个多月,我有点消极。2008年9月中旬,我在亲友的介绍下回到嘉兴,在一机关单位做了一名合同工。当时,单位里除了我之外,其他的人都有编制,坦白说,我就是一名“临时工”。既然是“临时工”,在工资、福利等方面,我与在编人员自然是不能比的。
正是那巨大的差距,令我萌生了做“考碗族”的想法,即考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