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3DMark技术进化历程.doc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DMark技术进化历程

十载图形见证 3DMark历代进化历程回顾 BEAREYES.COM 北京 [ 原创 ] 作者:小熊在线——WolStame 日期:2008年05月13日 . 题目:十载图形见证 3DMark技术进化历程回顾 作者:小熊在线——WolStame 介绍:回顾10年历程,我们可以看到3DMark作为一款第三方测试软件在引领实时3D技术的同时也在见证业界的发展历程;在斡旋于硬软件厂商们的斗争的同时还要去树立公正公平的测试标准,这对于FutureMark这家只有2、30个员工的小公司来说实属不易~~ 关键:3DMark/Benchmark/GPU 3DMark的孕育 作者:Ben tse 责编:WolStame 在上世纪90年代中页,整个PC图形界正在酝酿一场“革命风暴”。当时高瞻远瞩的图形厂商看到了游戏市场的巨大利润,但同时也看到了PC图形方面的处理能力与当时热门的PS、SS等游戏机还存在相当的差距,于是PC平台迫切需要强大的图形处理运算能力;而另一方面,游戏界也正朝着3D的方向发展,当时PS等游戏机上已经出现了一批3D游戏,并且深受玩家欢迎。因此,PC的图形处理也迫切需要从2D过渡到3D上。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众多PC图形厂商都纷纷拿出第一代3D显示卡,比如NVIDIA的NV1、Matrox的Mlennium跟Mystique、PowerVR的PCX1、S3的Virge3D等等,当时还冠以“3D加速卡”的美称。不过,这一时期的所谓“3D加速卡”严格来讲只能算是“2.5D”,它们提供的3D加速功能相当原始有限,而且API也都是自家定制的“独门API”,缺乏统一API直接导致各大厂商像一盘散沙、“各施所长”,反到阻碍了PC图形技术的发展。小熊在线 直到90年代中后期3DFX的VOODOO、NVIDIA的TNT以及S3的Savage3D等新一代的3D加速卡诞生之后,将游戏从2D转向3D的浪潮推向顶点,人们才开始感受到了图形加速卡的重要。不过那时候API仍以GLIDE3D跟OPENGL为主,今天的API霸主D3D仍然处于艰苦的萌芽阶段。3D API的混乱造成当时各家显卡在不同API游戏里的表现也差距巨大,因此因该购买显卡就成了用户的一大难题,玩家需要一种能够直接反映各显卡性能差异的测试工具,当时市面上虽然有了各种3D游戏,但除了Quake3之外,其他3D游戏的测试功能都很简单;而当时3D基准测试工具(Benchmark)种类还很少,而且只是提供一些简单的特性测试,与实际游戏场景相差甚远,因此要通过游戏或Benchmark体现图形加速卡的真实性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小熊在线 直到90年代末期,Direct 3D在经历了几代的更新改革之后,到了DX5已经颇为成熟,加入了雾化效果、Alpha混合等3D特效,使3D游戏中的空间感和真实感得以增强,还加入了S3的纹理压缩技术,但相比GLIDE跟OGL仍缺乏绝对优势。到了D3D 6.0之后,其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Glide走向了没落,而DirectX则得到了大多数厂商的认可和支持。DirectX 6.0中加入了双线性过滤、三线性过滤等优化3D图像质量的技术,游戏中的3D技术逐渐走入成熟阶段。这一时期的TNT2、Savage3D等主流显卡也开始皈依到DX6门下,此时DX才初显一统API江山的王者气息。而就在这个最佳时机,趁着SPEC和ZD两个测试软件大厂商并未在意的时候,高瞻远瞩的Madonion(疯洋葱,后改名为FutureMark)搭上DX6.0,凭借3Dmark 99开始了它的显卡Benchmark之路。小熊在线 处女作——3DMark 99 3D显卡借助DirectX 6.0的崛起而展开了新一轮的激烈的竞争,当时主要代表显卡是3DFX的Voodoo和nVIDIA的Riva TNT系列,同时S3 Savage3D和Matrox G200也有不小的市场份额。DirectX 6.0的特色在于32BIT色深、AGP以及S3TC等技术,不过最重要的是它的到了大多数主流显卡的支持,不在像GLIDE那样一家独大,这也是当时PC图像界所最为需要的“统一标准”。而此时Madonion的第一代3DMark产品以DirectX 6.0 API为基础,在OpenGL与Glide3D横行的年代将Direct3D接口推向高潮。与Quake3游戏偏重于测试OpenGL性能不同,3Dmark99的出现无疑让整个显卡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nVIDIA和Matrox的崛起令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意识到3DFX的Glide3D已经走向没落,而3DMark的出现也填补了以往缺乏一套客观的性能评价体系的空白。不能说3Dmark99立即成为衡量显卡性能的权威,但是这种以游戏画面替代枯燥测试过程的新颖方式不仅极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