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腰挂》课件2.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哈腰挂》课件2

中国民间音乐欣赏 哈腰挂 民歌的定义与特征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口头创作的歌曲。它一般是口头流传,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地经过集体加工,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它的特征是:口头流传、即兴创作、集体加工 二、民歌的体裁类别 民歌与歌舞可分别按照体裁类别和地方色彩分类,大体分为: 号 子 山 歌 小 调 三、民歌与歌舞的色彩区 汉族民歌、歌舞音乐的地方色彩 大致可以分为:南、北两大片。 汉族民歌的南北分界线 就汉族地区的色彩特征而言,南北的分界线是东起苏北、洪泽湖、沿淮河西至伏牛山直到秦岭。 汉族北方民歌的分布 汉族北方民歌色彩区主要可以分为:华北、东北和西北色彩区,华北东北的民歌大部分流传在华北平原的东北平原,小部分流行在山岭、森林和沿海地区,西北地区的民歌主要流行在高原和山岭 。 汉族南方民歌的分布 南方地区的民歌主要包括了江浙、闽粤台、湘鄂和西南地区,民歌分布广,种类比北方民歌更加丰富和多样。另外湘鄂一带的民歌具有南北民歌的过度风格。 号子的历史 一、刘安《淮南子·道应训》中谈到我国古代的《邪许歌》:“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二、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中有这样的论述:“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动,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的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 号子的定义 号子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创作演唱的,并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民歌。它具有指挥、协调劳动的实际功用,也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价值。 号子欣赏《哈腰挂》 《哈腰挂》:这是一首流传在黑龙江的森林号子,所谓“哈腰挂”就是弯着腰挂钩的意思,在运木头的劳动中,一般是8个人一个组合,因为领唱者开口就唱“哈腰挂”而得名。 哈腰挂 林区劳动号子 《抬木号子》(蘑菇头号) (领)哈腰挂来! (合)嘿! 呦号嘿呀, 嘿! 蹲腿哈腰, 嘿! 漏钩挂好, 嘿! 挺腰起来, 呦嘿! 嘿嘿嘿, 嘿! 推位个“把门” 嘿! 不要个晃荡, 嘿! 往前走哇! 嘿! 呦嘿! 嘿! 老哥八个, 嘿! 抬着个木头, 嘿! 上了个跳板, 嘿! 呦嘿! 嘿! 呦号嘿! 嘿! 找准个脚步, 嘿! 多加小心, 嘿! 前边个拉着, 呦嘿! 后边个催着,嘿! 前拉后催,嘿! 这就上来啦。嘿! 哈腰撂下!嘿! 《哈腰挂》音乐的基本表 现手法 直接、简朴的表现手法 坚毅、粗犷的音乐性格 抬木号子的音乐形式 节奏的律动性 (这是区别于其他民歌品种的标志) 音乐材料的重复性 领、和相结合的演唱形式 曲式结构特点 《哈腰挂》是流行于我国东北林区的一种森林号子,属于搬运号子类。。1956年著名号子歌手赵希孟根据林区号子改编成男声合唱《森林号子联唱》,《哈腰挂》就是其中的一首。歌曲简便,气势雄浑,歌曲采用D宫调式。节拍采用两拍子与一拍子混合形式,其节拍规律是“强、弱、强”。曲调的基本结构是单乐句的多次反复变化,乐句的衔接不固定,也没有一定的句数,根据劳动的情况随时都可以结束。曲调起伏较小。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