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复习考试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地理复习考试资料

中国地理复习考试资料 第二篇 区域分析(多是简答题) 第九章 东北区 自然地理条件,自然景观,资源环境,产业基础——了解(395页开始) 第十章 华北区 一、地理概况(大概了解424页) 二、首都经济圈的核心地带:京津冀地区;京津唐是京津冀地区的经济核心区,也是全国工业基地和超大城市群之一。 1、北京经济发展优势表现在:首都优势,是政治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功能独一无二,经济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地位;经济优势,是北方经技技术力量雄厚的综合产业城市,产业结构正在向高级化、现代化发展;信息、人才、智力和科技优势。 2、天津是北京的海上门户,处于国内和国际经济的重要环节,是华北老的工业基地和工商业都市,工业基础强大,科技力量雄厚。 3、河北是全国通往京津的必经之地,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三、环渤海地区(了解431页) 四、水资源问题 水资源短缺:总量不足,人均、地均水量很低,水的供需矛盾十分尖锐,数量少、质量低、浪费严重。 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主要的途径:1、节约用水,对于农业节水是提高灌溉技术,提高有效利用率,改善作物结构与布局,提高降水利用率,提高公民节约用水意识,适当提高水价促进节约生活用水;2、南水北调增加可供水量,在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扩大水源,才能保证稳定持续发展。3、完善现有水利设施,提高供水能力,水利工程可以以丰补欠,增加水量的供应。4、提高储备淡水资源的科技能力,利用先进管理思想和科学技术成果,在开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科技攻关的同时,组织力量,研究利用低质水的新技术,把农田灌溉与控制蒸发技术作为当前解决华北农业缺水的一项关键技术。 第十一章 晋陕内蒙古区 一、该区是以煤为首的能矿资源特别丰富,铁、有色金属以及非金属矿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本区矿产资源开发、电力及原材料工业的建设受到水的制约,资源组合、匹配不甚理想,但开发条件相对较好,主要能源矿产集中于或靠近于农业精华区,多种金属矿产靠煤近水,加之黄河梯级开发,可以“水火共济”,为中国大型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提供了保证。 二、该区省内差异的发展方向: 1、山西:建立低耗水产业结构,发展用水技术和强化水资源管理,发展食品生产基地;建设能源重化工基地,发展畜牧、养蚕、土特产和经济林等为重点;建立以高耗能为支柱产业的沿黄河产业的密集带,发展经济林及以牛羊为主的养殖业,发展煤-电-铝生产基地。 2、陕西:发展以西安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建立以西安、咸阳为主的现代化工业综合经济区,发展煤炭工业、火电基地、建材基地和粮食基地;建设以安康为中心的水电基地,建设以汉中、安康黄金生产基地,建设陕南原材料工业基地,还可以建设林业基地和有色金属工业基地;重点发展能源基地。 3、内蒙古:建设林业基地,发展集中经济区,发展以粮、油、糖生产基地和发展经济中心地带;发展开放型转换战略和“两带一区”区域开发,把经济优势变为市场优势,建设能源重化工基地,矿产资源基地;发展第三产业及劳动业,加大对外开发,吸引资金、技术、人才,推动国际化进程。 第十二章 长江中下游区 一、自然条件 1、低山丘陵与平原相间分布的地表结构,地势西高东低,有淮北平原、淮阳山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南岭山地、西部边缘山地。 2、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3、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水量丰富、讯期长、水质好、但人为污染严重和水旱灾害。 4、过渡性的亚热带植被与土壤,自然植被明显的南北过渡性,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暖性常绿针叶林,土壤是富铝化、风化壳的残留显著,是黄棕壤,经济活动影响土壤发育。 5、矿产资源不够丰富,但有江西大庚、湖南柿竹园的钨矿、江西德兴的铜、湖南冷水江的锑矿、湖南水口山的铅锌矿等,为发展有色金属冶炼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与农业基地建设(农业了解496页) 三、长江中下游区的工业发展特点: 1、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改革开放后,对战略的调整,经济快速发展,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工业结构较为合理。重工业均较发达,轻工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轻重工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 3、东部沿海沪、苏、浙,以长江三角洲为核心,工业部门齐全,形成了以加工业为主体的完整强大的工业体系。 4、鄂、湘、皖、赣四省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生产体系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四、水路陆路交织的交通运输网(了解505页) 五、该区域发展方向: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开放新兴产业,提高技术产业和创汇产品的比重;建立沿江产业密集带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综合农业生产基地;加强区内的联合,走积极参与国内外劳动分工之路;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布局、技术先进、经济效益好的综合经济体系区。 六、该区域发展布局: 1、沿海开放轴线,以上海为轴心,以江浙为两翼。初步形成一个产业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