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倾听者》艺术魅力
《倾听者》艺术魅力
《倾听者》(The Listeners)是英国著名诗人瓦尔特?德拉梅尔(Walter De La Mare)的代表诗篇,最早出版于1912年。然而,就是这首诗,在出版后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吸引了世界各国无数读者的眼球。根据Google的搜索(2006年1月17日),互联网上关于瓦尔特?德拉梅尔的诗歌《倾听者》的信息就多达11400多条,可见这首诗的恒久魅力。
《倾听者》让无数读者着迷的同时,也一直吸引了众多文学评论家的旷日持久的研讨。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珀塞尔(Purcell,1943)等评论家就努力进行过种种解读;到了五十年代,评论家格温(Gwynn,1954)更是明晰的指出:“困难不在于寻找这首诗中的旅行者和倾听者的寓意,而是因为能够找到的寓意实在太多。”到了六十年代,皮尔逊(Pierson,1964)认为这首诗表达的是那位旅行者的英雄气概、忠诚、迷惑以及那些倾听者的冷漠。当代德拉梅尔研究专家安妮?本廷克(Bentinck)认为:那位旅行者代表着人类的英雄气质,他是“面对种种黑暗势力,仍然坚守承诺的人”。
德拉梅尔本人在与其友人的通信中说道:“关于《倾听者》,经常有人要我解释它的寓意,而我通常的建议是他们应该保留自己从诗中感悟出的寓意。”德拉梅尔的诗学理念是:“诗歌不在词语中”,“诗歌存在于你的反应之中”。
《倾听者》一诗为什么会有如此恒久的魅力?毫无疑问,这与它高超的创作艺术、诗人独特的艺术追求密切相关。
《倾听者》一诗描绘的是一位神秘的旅行者,无人知晓他来自于世界的何方,在一个万籁俱寂的月高之夜,人困马乏,匆匆赶到黑色森林中一座荒废的别墅之前,前后三次扣响了别墅的大门。谁会前来迎接这位孤寂的旅行者?唯见荒弃的别墅内,幽灵般的幻影,在缓缓移动的月光下,叠叠重重。眼前的一切让孤寂的旅行者神情紧张,仿佛濒临绝境。他情不自禁地高声呐喊:“屋里有人吗?”。他竭力的呼喊了三声,别墅之内唯有一群幻影在倾听。孤寂的旅行者也感觉自己是在与别墅内的“幻影倾听者”交谈。他内心深感蹊跷,跨上马背,疾驰而去。幽静,重新笼罩黑色森林。
一、奇异浓郁的幽静氛围
英国文学史专家哈里?布???迈尔斯指出:“在二十世纪善于塑造氛围的诗人中,瓦尔特?德拉梅尔堪称他们中间的大师。”德拉梅尔塑造氛围的艺术,尤其是幽静奇异的氛围的艺术已是炉火纯青。
众所周知,诗歌只有拥有了诗的特质氛围,才能成为一首好诗,才能吸引读者。无论是英语诗歌还是汉语诗歌,一概如此。在《倾听者》中,德拉梅尔成功地塑造出一种整体混一的幽静氛围。诗人首先巧妙地选择了适宜的背景:时间:一个月高之夜;地点:黑森林、废弃的别墅;人物:孤独的旅行者和他的马匹。随后还有:别墅内幽灵般的幻影;旅行者心底里蹊跷的感受。凭借这些特定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景色,诗人就轻易地为我们渲染出一个虚幻缥缈的境界。
“虚实交融”、“以动衬静”。德拉梅尔善于使用并经常采用“以动衬静”、“虚实交融”等有效的艺术技法来渲染诗歌的氛围。这一点与很多英语诗人的艺术偏爱相去甚远。比如,诗歌第九行至第十一行所描绘的就不是眼前的“实景”,而是源自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但这些虚景(空白)却与诗中的实景相得益彰,有力地渲染了幽静的氛围,艺术效果绝妙。德拉梅尔还采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突出黑森林的幽静:马的嚼草声,惊飞而出的鸟声,都迫使本来就寂静的环境更为静幽。特别是惊飞之鸟的描绘,多么类似我们的“鸟鸣山更幽”,唯独多了一丝恐惧色彩。
意象丰富,内涵深刻。德拉梅尔是刻苦追求艺术之完美的诗人。他从不在自己的诗歌里直抒胸臆。他要挖掘诗歌语言的无穷表现力,要凭借诗歌字里行间的魅力,来呈现难以言说的内蕴。德拉梅尔认为,唯有通过想象力,人们方能摆脱现实世界的束缚,更加逼近“真实的世界”。这种艺术追求在英语诗歌史上难能可贵。
语言质朴,韵律优美。德拉梅尔的诗歌凭借的是质朴的语言和简洁的句式。《倾听者》的语言平淡如话。简简单单的几行诗句,不事雕琢,给人一气呵成的感受。运用普通的话语创作出不普通的诗歌,是大诗人的功力。德拉梅尔也喜欢使用一些“古词汇”,纯粹是为了渲染“遥远”、“古久”的氛围。他的诗歌音乐效果迷人,韵味醇厚,耐人咀嚼。
二、梦幻境界的人生探索
德拉梅尔是一位严肃的作家,他的艺术创作就是他的人生追求。他的艺术情趣就是要通过一些看似不可理喻、不可确知的事物编织起来的梦幻境界探索人生的真谛。评论家乔?格里非思(Griffiths)说:“他(德拉梅尔)利用鬼怪故事或对人生前世的透视,这是他探索人生中令人惶恐不安的问题的一种曲折迂回的方式。”。德拉梅尔对于二十世纪以来,那种把功利主义、物质财富奉若神明的社会风气,深感不满。他希望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