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莫友芝诗文对夏同稣及夏氏研究重要意义试析
莫友芝诗文对夏同稣及夏氏研究重要意义试析
内容提要:道光十二年(1832)莫友芝娶麻哈(今麻江)高枧夏鸿时之小女夏芙衣为妻,两家结成姻亲关系。光绪二十四年(1898)夏鸿时玄孙夏同?高中状元,成为贵州历史上仅有的两名文状元之一。莫友芝为夏家写下不少诗文,这对夏同?及夏氏研究有重要意义。莫友芝诗文明晰了高枧夏氏入黔史,还原并丰富了夏家相关历史人物,是目前再现昔日高枧的唯一历史资料,是状元故里开发建设的重要参考。
关键词:莫友芝 夏同? 诗文 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2)01-107-112
独山兔场莫氏有莫友芝闻名于世,莫友芝娶麻哈(今麻江)高枧夏氏第十二世祖夏鸿时之小女夏芙衣为妻,两家结成姻亲关系。麻哈高枧夏氏也有一人闻名于世,那就是贵州历史上仅有的两名文状元之一、中国近代法政的开拓者、教育家、书法家和社会活动家夏同?,莫友芝是夏同?的姑曾祖父。
独山莫氏和麻哈夏氏是世交。夏氏十二世祖夏鸿时与莫友芝的父亲莫与俦是“总角交”,因两家相隔较远,莫家在独山,而夏家在麻哈,两人能自小相交,表明他们的父辈早有往来,但彼此关系到何种地步,是否早已有亲戚关系,还不得而知。两家入黔始祖都来自江苏南京上元,夏家人黔在明初洪武年间(1389),莫家人黔在明弘治年间,比夏家大约晚了一百余年,但毕竟是来自同一个地区的“同乡”,两家渊源的开始或许即缘于此。
嘉庆三年(1789)八月,夏鸿时与莫与俦一同参加了贵州乡试同时中举,随即二人结伴同行前往北京参加第二年春在北京举行的会试。贵州至京城路途遥远,一路舟车劳顿,途中夏鸿时不幸患病,莫与俦照顾三天三夜不曾合眼。“同年友夏公鸿时同舟北上,病喉委顿三日夜,公调候,亦未尝暂合眼”。后夏鸿时落选,他把所有的钱都留给了通过会试的莫与俦,“罄囊资先君(莫与俦)为留一月”,从而使莫与俦能顺利参加后面的殿试、朝考,最终莫与俦得进入翰林院选庶吉土。经历此番考验,莫与俦和夏鸿时的友情更加深厚,两家的关系也更加亲密起来。
道光元年(1821年),夏鸿时在独山兔场莫家见到了时年仅十一???的莫友芝,见小小年纪的他手拿《尚书》,“教授府君友夏辅堂先生鸿时过而异之,谓他日必以文章名世,以女妻之”。当即决定要将自己的小女儿许配给他。
道光十二年(1832)春,莫友芝“与夏鸿时季女夏芙衣完婚”,两家由此结为姻亲。
莫友芝成为夏家女婿对夏家来说极为重要,他留下的关于夏家的诗文是重梳高枧夏氏历史重要的历史依据。由于特殊历史原因,麻江高枧夏氏留下的文字历史资料极少,传承有序的《夏氏族谱》也不知所终,如今对夏家历史的了解除了夏氏历代墓碑及由夏氏后人于1996年根据夏氏墓碑所编的《夏氏族谱》外(该族谱因系后人依据墓碑及回忆和参考其他资料所编,相关史实还有待考证),莫友芝诗文是重要的资料来源。
一、莫友芝诗文明晰了高枧夏氏入黔史。
莫友芝是一位学者,具有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和敏锐的历史嗅觉。黎庶昌《莫征君别传》有言:“君生平志存文献,思为黔之一书,润色边裔,道光中与子尹同撰《遵义府志》,博采汉唐以来图书地志、荒经野史,披榛剔陋,援证精确,体例矜严,成书四十八卷。时人以配《水经注》、《华阳国志》,又综明代诗歌,因诗存人,因人考事,翔实典要,为《黔诗纪略》三十三卷。贵州文献始?然可述。……”
作为学者型诗人,莫友芝诗文的纪实特征明显,极具历史价值。对于高枧夏家来讲,正是莫友芝诗文使夏氏家族长达六百年的入黔史得以明晰。
莫友芝关于夏家人黔史的资料主要见于他为岳丈夏鸿时所写的墓志铭:“其先永昌,明初自南京上元从征来都匀,授卫指挥世袭,遂居麻哈长官司之高枧堡,后以司置麻哈州,即世为州人。”此段话提供了如下信息:
1、人黔始祖名为夏永昌。据我们实地考察,在麻江县高枧村附近,找到了夏氏入黔始祖墓,墓碑正中书“入黔始祖”四个大字,未见有夏永昌名,结合莫友芝《夏鸿时墓志铭》和由1996年所编《夏氏族谱》,可确定人黔始祖名为夏永昌。《夏氏族谱》同时指出夏永昌卒于明景泰六年(1441),享年七十三岁,由此可知夏永昌生于1368年。
2、夏氏祖籍地是江苏南京上元,入黔原因是“从征”,也即“随军出征”,出征时间在明朝初年。《夏氏族谱》中对相关情形的描述与《墓志铭》相同,且《族谱》中指出了夏氏人黔的具体时间是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由此可知夏氏入黔距今已达620年。
3、高枧是一个至少有五百年的古地名,高枧村是一个至少有五百年历史的古老村庄。夏永昌人黔后,定居于“麻哈长官司之高枧堡”,据民国《麻江县志》载:“明太祖洪武十六年(1383),置麻哈长官司”,麻哈长官司这一名称一直沿用到“明弘治七年(1494)五月置麻哈州”,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