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分析.docVIP

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分析.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以提高该疾病的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就诊于我科的慢性荨麻疹病例132例,观察其临床症状、治疗及疗效等情况。结果:痊愈85例,显效35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治疗有效率为94.4%。结论:中医辨证施治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手段,安全、经济、疗效肯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中医;疗效      【中图分类号】R3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377-01    荨麻疹,中医称“瘾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强而导致局部水肿反应。其中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是较为常见的类型之一,主要是指诱因不明且发病时间大于6-8周的荨麻疹[1]。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临床表现为特征性皮疹,瘙痒剧烈,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的治疗手段对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多不理想,西医治疗主要为抗过敏治疗及减少与过敏原相接触。中医则认为自然环境中常见的冷空气、花粉以及食物中的动物蛋白等之所以会成为过敏原,从根本上讲,是因为人体正气的虚弱,而导致歪邪之气入侵,治疗宜采用辩证施治。本研究就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诊治的13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提高该疾病的治愈率提供帮助。   1 对象和方法   1.1 般资料:本组13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男83例,女49例,年龄18-67岁,中位年龄37岁,病程8-24个月,其中79例采用中医辩证施治(中医治疗组),53例采用西医治疗(西医治疗组)。本次治疗开始前2周内未服用糖皮质激素及其它抗过敏药物。合并过敏性鼻炎29例,过敏性哮喘18例。   1.2 诊断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确诊[2]。反复发作,皮损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水肿性斑块,境界清楚;皮疹时起时落,剧烈瘙痒,发无定处,退后不留痕迹;部分病例合并有腹痛、腹泻、发热、关节疼痛等;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皮肤划痕试验阳性;皮疹经过3个月以上不愈。   1.3 辩证分型:湿热壅盛型:???疹多为夏季发病,状如风团,伴有水疱,下肢较多,入秋之后渐渐好转,可有头身困重,苔腻脉缓。   卫表不固型:皮疹特点是皮疹多为风团状,色泽黄白,遇冷遇风加重,易出汗,易外感,肢端寒凉,苔薄脉沉细。   气血两虚型:皮疹特点为皮疹反复发作,发无定时,遇劳加重。神疲乏力,舌淡体胖,脉细弱。   冲任不调型:皮疹特点为行经前后或经期发疹较多,疹无定处,经后逐渐消失,平时偶尔出现,多伴月经不调、痛经,苔薄脉弦细。   阴虚血燥型:皮疹特点为皮疹暗红色,丘疹样颗粒状挟风团,皮肤干而粗糙,伴有头晕头痛、烦躁,舌红苔少,脉虚弦。   1.4 治疗方法:   1.4.1 方剂治疗:中医治疗组采用辩证施治,根据患者症型不同给予汤剂治疗。   湿热壅盛型处方:茵陈10克、栀子15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苍术8克、薏苡仁20克、泽泻6克、枳壳8克、陈皮10克,黄柏10克、地骨皮6克、甘草10克。   卫表不固型处方:防风20克、黄芪30克(蜜炙)、白术10克、黄芪9克、荆芥8克、甘草10克、浮萍6克、威灵仙9克、金银花10克、丹参10克。   气血两虚型处方:桂枝(去皮)10克、芍药12克、生姜10克、大枣3枚、甘草10克、柴胡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白术8克、茯苓15克、生姜6克、薄荷6克、党参10克。   冲任不调型处方:柴胡15克、当归15克、白芍10克、白术10克、茯苓8克、生姜6克、薄荷6克、炙甘草6克、艾叶6克、熟地10克。   阴虚血燥型处方:生地10克、熟地15克、丹皮8克、紫草6克、当归10克、赤芍8克、桃仁10克、红花5g、白蒺藜12克、荆芥10克、蝉衣6克、甘草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煎20分钟左右,液体熬制100ml、倒入杯中首服。锅内继续入水煎熬制100ml倒入杯中,次日清晨再服用。)7天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   1.4.2 西医治疗:西医治疗组给予西替利嗪片10mg,每天1次,连续服用7天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   1.5 疗效标准[3]   痊愈:风团消退,瘙痒消失、临床体征消失,随访3个月无复发。   显效:风团消退70%以上,或消退后复发间隔时间延长,瘙痒等症状减轻。   有效:风团消退30%以上,或消退后复发间隔时间延长,瘙痒等症状减轻。   未愈:风团及瘙痒无明显改善者,或消退不足30%,症状及体征未达到有效标准。   1.6 统计分析: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