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促进县级粮食产业化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粮食安天下”是对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最好的诠释。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粮食产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产业化发展对加快粮食流通、激活粮食产业化经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绥阳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又是我省主要产粮县之一,要真正发挥产粮县优势,提高农民种粮效益,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目标,必须立足本地优势把发展粮食生产和粮食产业化摆上十分突出的位置,充分认识到粮食产业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支撑,是促进粮农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粮食产业在新时期、新阶段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出路。2009年3月至6月我先后与局班子成员和相关股室负责人员到洋川镇民丰村、郑场镇飞鸣村、风华镇银堡村、蒲场镇儒溪村和省储备粮绥阳直属库、绥阳县粮库、聚鑫食品厂进行调研,现结合调研情况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我县粮食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绥阳地处黔北腹地,气候适宜,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全县现有耕地面积27493公顷,其中水田面积14151公顷,常年粮食产量292000吨左右,是全省粮食主产县之一。粮食生产历来倍受省、市领导和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2006年国有粮食企业改制完成后,现粮食储备、加工、经营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粮食种植规模大,从业人口多,在农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2008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51085公顷,粮食总产量292232吨,实现粮油产值102281万元。全县农业人口479469人中,有321185人从事粮食生产。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729元中有2033元收入来自于粮食生产。粮食生产是我县最大的优势,粮食产业是农民最大的产业,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
(二)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农发工程建设、“四在农家”建设、通村通组公路建设、烟水配套工程建设投入和“万元田”模式的推广,有效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增强了粮农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农业科技网络覆盖面广,粮食生产新技术推广较快。
全县已建起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农业科技人员技术素质较高,推广应用新技术较快,效果较好。2009年已在风华镇银堡村规划实施2500亩优质水稻基地和50亩的“有机”水稻示范田建设。
(四)龙头企业逐步壮大,品牌意识逐步增强。
通过对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改制,全县现有粮食储备企业2家,即贵州省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绥阳直属库、绥阳县粮库,从事粮食(油)加工企业中3家,即绥阳县油脂厂、实心人公司、聚鑫食品厂,企业规模明显扩大。绥阳“空心面”、“真豆仁玉米花”和绥阳油脂厂生产的食用菜籽油均在省内外市场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粮食主导产业地位不够突出。
近几年来,因物价持续上涨,粮食价格上涨幅度大大低于其他商品。严重损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削弱了粮食生产。因受价格因素的影响,政府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对粮食产业化发展工作力度有待加强。
(二)特色不突出。
我县虽然是全省粮食主产县之一,但优质稻米产业不如毗邻县(市),没有自己叫得响的优质大米品牌。粮食加工总量少而粗,没有形成特色的粮食加工优势产业,对地方经济的拉动和发展贡献不大。
(三)粮食精深加工水平不高。
全县粮食加工仍以初加工为主,80%加工成大米,粮食精深加工所占比例很小,没有精深加工项目。
(四)企业不大、实力不强。
我县粮食加工企业布局分散,私营小米厂粗放型加工较多,规模偏小,对现有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粮食加工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产品处在初加工档次上,无粮油知名品牌。
(五)产业链条不长。
粮食生产、购销、储运、加工等环节多数还处于分割状态,市场与生产脱节、种植与加工脱节,缺乏多向性的连接。粮食加工转化率大约在12%左右,远远低于全国粮食主产县加工率42%的平均水平。粮食比较效益低,粮食加工转化量有待提高,粮食转化增值的潜力很大。
三、对加快粮食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一)产业化经营是粮食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1、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地区粮食产业发展的最佳选择。应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情况下,由企业与千家万户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把粮食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使分散经营的小农户组合成专业生产联合体和大规模的粮食生产基地。
2、产业化经营是提高主产区粮食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措施。就我县粮食生产而言,由于地形复杂,农户生产规模小,粮食转化率低,商品化程度较差,粮食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只有发挥区位优势,集中粮食生产优势,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推进粮食规模生产和优质粮食发展,形成“公司+农户”或“公司+基地+农户”的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学影像学模拟考试题与答案.docx
- 2021OceanStor Dorado 6000, Dorado 18000系列产品白皮书.docx VIP
- 华为OceanStor18000系列案例集.pptx VIP
- 医学影像学试题(附参考答案).docx
- oceanstor 18000系列高端存储系统可靠性技术白皮书.pdf VIP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表格教案(新审定).pdf VIP
- 2024年新生儿窒息复苏(新版指南).pptx VIP
- 华为OceanStor18000系列高端存储.PDF VIP
- oceanstor18000系列存储系统产品介绍.pptx VIP
- 华为OceanStor 融合存储最佳实践.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