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营收百亿到负债破产 唯冠的二十年兴衰
从营收百亿到负债破产 唯冠的二十年兴衰
2月16日,网易财经来到深圳唯冠的厂房,发现大楼已是破败不堪,并且早已被法院查封,目前只有一位保安人员看守。该保安告诉网易财经,现在整栋大楼已无唯冠员工上班,只有部分人员在清理破旧的办公用品。
深圳唯冠是唯冠国际的全资子公司。唯冠国际曾经是全球第四大显示器生产商之一,产品销往50余个国家。然而,这家1989年成立,2006年达到企业繁荣顶峰的企业,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的“洗礼”,2010年被法院颁令破产。
不过,这家已经倒闭的公司深圳唯冠,现在正在上演着一场“蚂蚁撼大象”的商业故事。唯冠起诉侵犯商标权的美国苹果公司,如今在中国大陆或面临着要么改名,要么斥巨资买深圳唯冠授权的困境。故事的结局,将会在2月29日iPad商标权终审后逐渐见分晓。
满目疮痍的深圳唯冠
深圳盐田区的沙头角保税区的一位工作人员对网易财经说,唯冠在2008年以前的经营还比较红火,是个有好几千人的大厂,但2009年后似乎慢慢就不行了,不再扩招了,并且原有的员工也大幅裁减,后来就听到了它破产的消息。
网易财经在深圳唯冠厂房现场发现,大楼已是破败不堪,并且早已被法院查封,目前只有一位保安人员看守。该保安人员告诉网易财经,他也是在唯冠破产后被调到这里看守,现在整栋大楼已无唯冠员工上班,只有部分人员在清理破旧的办公用品。
唯冠大楼大门紧锁,大门两旁的盆景已显枯萎,看来已是多日无人打理,网易财经问保安人员能否开锁上楼参观,保安人员摇了摇头。
在深圳唯冠厂房背后一侧,一群人员正在处理一堆破铁皮及残旧的机器,这些人员说,他们对唯冠的经营情况并不知情,只是奉命前来处理这些废品。厂房背后另一侧,正如保安所言,部分人员不时从楼上扔下损坏的办公桌及其他木材。
深圳唯冠的全名是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是香港上市公司唯冠国际的全资子公司,也是其最大最核心的研发生产基地,公司于1991年落户深圳,1994年进驻深圳盐田区的沙头角保税区。唯冠国际2008年的年报显示,深圳唯冠的注册资本为5000万美元,主要业务为制造及买卖电脑显示器、电视及电脑原件及配件。
公开资料未能找到深圳唯冠在鼎盛时期的经营数据,不过,唯冠国际副总裁王明俊早在2004年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作为唯冠国际最大的研发生产基地,深圳晶冠科技(另一家子公司)及深圳唯冠在2004年上半年即实现出口4亿美元(以深圳唯冠贡献为主)。
然而,这家一度拥有超过5000名员工的显示器制造商,如今已是人去楼空,剩下的只是满目疮痍。
网易财经从唯冠国际的公告看到,在2011年11月12日举行的拍卖中,唯冠科技及晶冠科技的生产设备及办公设备已由一位自然人以699.44万元投得。
沙头角保税区海关的一位员工表示,唯冠已破产几年了,破产后和海关就再也没有业务上的来往。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大多数台湾的IT企业面临着劳工欠缺、成本极高的局面,投资海外成为了一条重要的出路。 一场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唯冠国际最大客户宝丽来破产,欠款无法收回,公司经营由盛转衰,杨荣山的梦想也随之破碎。到了2008财年,次债危机使得全球经济一路下滑,导致显示器产品面临价格下调压力,同时面板价格也出现下跌,息差拉开后集团的借贷成本上升。种种原因的合力下,唯冠国际虽然营业收入创出历史新高至174亿港元,但净利润却出现了6200万的亏损。
唯冠国际最大客户宝丽来破产,欠款无法收回,用户需求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供应链成本增加、库存增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