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压力测试图片(附加心理压力与情绪管理方法
压力测试图片(附加心理压力与情绪管理方法
不能自我肯定的人就是自我价值感较低的人,这种人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也很敏感于别人的评语, 人家一、两句负向的言语就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因此常不喜欢自己,常认为自己被伤害, 常怨天尤人、怨恨自己不如人。不能自我肯定的人生活得很辛苦,即使完成了十件事, 有八件事被别人肯定,只有二件事不被赞许,他也会被后二件事所带来的不舒服情绪所笼罩, 完全忽略那八件事所应带来的兴奋。此外,不能自我肯定的人也因害怕得不到肯定而经常患得患失, 因此容易处在忧郁、焦虑不安及自责中,压力自然很大,情绪也随之不好。
2.追求完美
追求完美的人把每件事的标准订得很高,原本只需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完成的工作, 往往为求尽善尽美,而多花了两小时的时间。神给每个人的时间是固定的, 求完美者的时间当然也没有特别多,因此常觉得时间不够用。为了解决时间不足的问题, 只得选择牺牲下列时间:睡眠、与家人相处、运动、休闲的时间,导致长期失眠、缺乏与家人相处的时间、 终年处于紧绷状态。试问长期睡眠不足的人情绪会好吗?经常处于紧绷状态的人压力能不大吗? 不常与家人相处的人会快乐吗?因此对事情要求太高的人往往不容易到喜乐与轻松。
更喜乐、轻松的秘诀
大多数人认为压力是负面或具伤害性的,但事实上压力事件是中性的,并无所谓好与坏, 你若视之为积极正向的,它便可成为我们生命过程中的历练,促使我们成长; 你若视之为消极负向的,它就会成为我们的辖制,限制我们成长,甚至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所以要克服压力应先从改变「认知」做起,换个角度与想法来看待自己和周遭的人、事、物, 再加上实际的改变行动,就能让自己的情绪更好。事件虽仍存在,但自己的心态改变了, 它就不再构成压力,这正是情绪管理的精髓。诚如圣经上所说: 「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言四章23节)。
一、提升自我肯定感
1.建立正确的生活目标
你的生活目标是什么?完成丰功伟业?年薪百万?学习各样的知识?抑或其它?
每个人各有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也各自面临不同的压力与难处, 若仅专注于个人的成就、解决个人的问题,独立的生命体间将没有任何关连, 届时个体又会是何等的孤单。
「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腓立比书二章4节), 「爱」使不同生命体产生共鸣,因此如果我们的生活目标是「创造爱的循环」, 亦即付出爱,并享受爱的回馈,生命将会是丰富的、生生不息的。也因为爱, 个人的生命就显出价值,特里萨修女说过:「我们不一定能做许多伟大的事, 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做每件小事。」这亦正是保罗在提摩太后书二章21节所提: 「人若自洁,就必作贵重的器皿。」
我们都是神所造的器皿,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 或是在人看来多么卑微的职位,只要是为了爱别人、为别人好而做,对别人而言, 你都是很重要且不可或缺的。这样无私的爱使我们与别人连结在一起, 别人也从我们身上体会从主而来的大爱,这是何等甜蜜而宝贵的事。
2.常存感恩的心
「不要为你所没有的难过,反要为你所拥有的感谢。」 我们常以100分作为衡量自己表现与生活满意的标准,不断要求自己朝100分努力, 一旦达不到100分,就容易觉得自己很差劲,不如意的心情也随之而来。 如果我们凡事「归零」,以「一无所有」为基础,来看自己所拥有的, 你就会觉得自己所拥有的(包括有形的物资与无形的能力)是何等丰富。
拥有30坪房子时,若不去跟数百坪华厦相比,而与无壳蜗牛比,就会觉得满足多了; 穿不起名牌皮鞋的人与没有穿鞋 的人比起来是幸福有余的;常觉得自己能力平平的人, 看到智障者的「力不从心」,也必能心存感恩。当然我们并不是鼓励比较 (因为「比较」容易使人自卑或骄傲),而是藉以提醒, 我们实在应该常常感谢神在我们身上所做的(即肯定自己),多为我们所拥有的感恩, 就不会经常自怨自艾、自怜自叹,苦不堪言了。
二、打破求完美的行为模式
1.先「有」再「好」
许多人认为做事要做得尽善尽美,因此常忧虑不能把事情做好,所以每件事都构成很大的压力。 例如第一次演沟,希望不但把内容准备得很完全且能表达得很精湛。 然而,往往愈想做好,压力愈大,结果由于过度紧张,讲得结结巴巴,内容结构也七零八落。 事实上,没有人第一次演讲就能讲得很完善,第一次一定讲得不好,又紧张又害怕; 第二次就会好一些,慢慢地,就更能掌握状况。所以做每一件事情应抱着先“有经验”, 再逐渐变“好”的心态。而且不要为了想有一次完美的出击而驻足不前,应常提醒自己, 愈早尝试,就能愈早开始累积丰富的经验。以这样的态度处事,我们的情绪就不会那么紧张, 压力感也就不会那么大。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