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冬季风主模态特征及其与海冰和海温关系-main modal characteristics of winter wind in east asia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ea ice and sea temperature.docxVIP

东亚冬季风主模态特征及其与海冰和海温关系-main modal characteristics of winter wind in east asia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ea ice and sea temperature.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亚冬季风主模态特征及其与海冰和海温关系-main modal characteristics of winter wind in east asia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ea ice and sea temperature

东亚冬季风的主模态特征及其与海冰和海温的关系 摘 要 本文利用经验正交分解方法和 1948~2011 年 NCEP/NCAR 再分析资料,研 究东亚冬季风的空间结构及其环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东亚冬季风表现为冬季 风高纬模和冬季风低纬模这两种主要模态,它们一起可以解释总方差 68.4%的变 化,其中冬季风高纬模反映的是冬季风在西伯利亚源地的强度变化特征,而冬季 风低纬模反映的是冬季风沿着青藏高原东侧向南扩展的程度。进一步分析表明, 强的冬季风高纬模对应北大西洋(NAO)负位相的空间分布,500 hPa 东亚大槽 西移,高空西风急流向西北方向移动,欧亚大陆北部地区出现显著降温。而强的 冬季风低纬模对应西伯利亚高压和阿留申低压的向南加强,500 hPa 东亚大槽向 南延伸,高空的东亚西风急流也向南加强,有利于冷空气南下入侵到我国南海, 引起大范围的降温现象。 通过谐波分析方法分别滤出冬季风高纬模和冬季风低纬模的年际分量和年 代际分量,对比分析两种模态的冬季风在年际尺度和年代际尺度上的环流差异和 热源异常。结果表明,冬季风高纬模在年际尺度上的环流异常分布与年代际尺度 的相类似,但是环流异常变化更明显、位置更偏北。冬季风低纬模在年代际尺度 上的环流异常特征与其年际尺度的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与冬季风高纬模年代际 分量的环流分布比较相似。冬季风高纬模在年际尺度上与秋季西西伯利亚地区的 积雪面积正相关,在年代际尺度上与格陵兰海—巴伦支海的海冰异常正相关;而 冬季风低纬模在年际尺度上与 ENSO 负相关,在年代际尺度上与格陵兰海—巴 伦支海的海冰异常存在较弱的正相关关系。不考虑长期变化趋势的影响,冬季风 高纬模在年代际尺度上仍与冬季格陵兰海的海冰异常显著正相关;而冬季风低纬 模与冬季巴伦支海—喀拉海的海冰异常显著负相关。 通过季节经验正交分解方法初步探讨冬季风在前、后冬的演变特征,发现冬 季风高纬模在前、后冬具有一致的变化趋势,但是后冬的变化幅度更强,环流异 常更显著,这种变化可能跟格陵兰海—巴伦支海的海冰异常有关。冬季风低纬模 在前、后冬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是在前冬主要体现为冬季风向南扩展的程度, ENSO 对它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在后冬主要反映的是冬季风的强度变化,这主要 受蒙古以南地区的积雪面积异常变化的影响。除此之外,冷空气在东亚北部地区 还存在前、后冬反相变化的模态,这种反位相模态与北极海冰和 ENSO 不存在 密切的联系,但是秋季西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地区的积雪异常变化对其具有一定 的预报意义。 关键词:东亚冬季风;高纬模;低纬模;反位相模态;北极海冰;雪盖 The Major Modes of th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Sea-ice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al structure and circ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EAWM) during the period of 1948~2011,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and some statistic methods, such as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are used in this study. The EAWM can be divided into winter monsoon (WM) high-latitude mode (H-mode) and low-latitude mode (L-mode), respectively. The two modes have notably different circulation structures that together account for 68.4% of the total variance. The H-mode, characterized by a westward shift of the East Asian (EA) trough and a northwestward shift of EA westerly jet, corresponds to the negative phase of the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NAO), reflecting the strength variance of WM over Sibe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