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语,古汉语“活化石”
成语,古汉语“活化石”
【摘 要】 成语是社会上习用的古语。本文主要从成语的文字、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剖析其中保存的大量的古汉语现象,从而有利于人们深入理解和准确掌握成语,进而提高现代语文的写作水平,使祖国语言发扬光大。
【关 键 词】 成语;古汉语;语言;活化石
成语的产生有一定的渊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源于寓言故事,如“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二是出自历史轶闻故事,如“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三是诗文语句,古典文学作品,如“集思广益”出自《诸葛亮丞相集》。四是来自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五是来自一般的口语、俗语,如“唇亡齿寒”“亡羊补牢”等,这些词的意义浅显易懂,比喻义也较明确,具有大众化的特点。六是来自外来语,如“天方夜谭”等。成语保留了古代汉语的各种语言因素,又为人们所习用,是一种活的化石。下面我们分别从成语的文字、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分析。
一、成语中的古今字、通假字
(一)古今字
古今字是在某一意义上相同,其他意义不同而先后产生的不同形体的字,产生在前的称为古字,产生在后的称为今字。为了把多种意义加以区分,就另造一个字代替某一个意义,今字所表示的意义没有古字宽,也就是说今字并不能代替古字。如“图穷匕见”中的“见”是古字,今字为“现”,意思为显露。
1. 古今字的来源
一是同源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如“被”与“披”,成语“被发文身”“被褐怀玉”中的“被”是古字,今字是“披”。《说文解字》:“被,寝衣,长一身有半。”指被子。又“披,从旁持曰披。”“被”“披”两字均从“皮”字得声,加上不同的形行,产生不同的字。
二是同音假借形成的古今字。如“然”与“燃”,《说文》:“然,烧也。”本义是燃烧,后来假借为指示代词这、这样,如“大谬不然”“不知其所以然”中的“然”即此义,为避免词义混淆,就另造一个新字表示本义,即“燃”,如“燃眉之急”“蜡烛自燃”中的“燃”,是根据音同而造的今字,于是跟古字“然”形成古今字。
2. 古字和今字的构成关系
首先,今字一般是在古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形成一个新字,表示某种意义。如“反躬自省”中的“反”与“积重难返”中的“返”就是一对古今字,“返”是在古字“反”的基础上加上一个形符(之)形成的。
其次,今字在古字的基础上更换形符。如“不亦说乎’中的“说”,即“悦”字。《说文》:“说,说释也。”“说释”即“悦择”,喜悦之意。《说文》中没有“悦”“烽”,以“说”更换形符,造“悦”字,表示喜悦。即“说”“悦”是一对古今字。
再次,从语音的角度来看,今字一般以古字作为声符,或沿用古字的声符。如“求”与“裘”,成语“轻裘肥马”中的“裘”指皮袄,古字为“求”,后以“求”为声符另造“裘”表示皮袄。其他的“昏”与“婚”,“取”与“娶”等。
最后,声符、形符全换另造个字,从而形成古今字。如“三战三北”“追亡逐北”中的“北”,甲骨文中是二人相背的形状,“北”由相背引申为逃跑,从而另造一个“败”字表示此义,因此,“北”与“败”就形成一对古今字。
(二)通假字
通假字是本有其字,弃本字不用,另找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借另一字的声音代此字的意义。有的把通假字叫假借字,就是古汉语通用的借字。理解成语的通假字要用本字,否则很容易望字生义,导致误解。
1. 从本字的有无可分为本无其字的通假和本有其字的通假两种。本无其字的通假也就是假借字。许慎在《说文解字序》里这样下的定义:“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也就是本来没有这个字,借用一个同音字表示这个意义。成语中仍保留这种现象,如“匪夷所思”“匪石匪席”中的“匪”本义最一种竹器,这里假借为一个否定副词,而另造一个“篚”字表示本义。本有其字的通假实际是古人写别字,就是书写的人图省事或忘却,用另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久而久之,这个被用来代替的字被社会所承认,就通用了。成语“妒贤疾能”中的“疾”,本义是指一般的病,在这里通“嫉”,表示妒忌。
2. 从声音联系来看,有音同假借和音近假借两种。音同假借是通假字中最多的一种,它包括声音完全相同,或四声相承。成语“分文不直”中的“直”本义是直视,正直,通“值”。还有“流言蜚语”中的“蜚”通“飞”,“披沙简金”的“简”通“拣”。音近假借即声音相近的通假。如“博闻强识”亦作“博闻强志”,即“识”通“志”,是韵母相同的通假。
二、成语中的词义变化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更新,词汇表现得最为突出,词义也在不断的变化,因此,我们在理解掌握成语时应注意词义的变化。
(一)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扩大指词义的范围扩大。成语“尖嘴猴腮”的“嘴”,古汉语里指鸟嘴,人的嘴称“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YY_T 1268-2023 环氧乙烷灭菌的产品追加和过程等效.docx VIP
- 不忘初心工作总结述职报告PPT.pptx VIP
- 毛发中15种毒品及代谢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验方法.pdf VIP
- 速度控制回路.pptx VIP
- 生命体系中金属离子-今日化学讲座陈浩2.ppt VIP
- 失智老年人照护 单元六 对服药不依从失智老年人进行服药照护 要点点拨—对服药不依从失智老年人进行服药照护.pptx VIP
- 第十二章 90年代文学思潮.doc VIP
-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5课《协商决定班级事务》优秀课件【最新】.pptx VIP
- (高清版)W-S-T 442-2024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docx VIP
- 混凝土浇筑施工记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