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之器 载动千年的茗香
茶之器:载动千年的茗香
作者:陈婷 邵峰
“茶滋于水,水藉于器”,无论是百姓“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庶饮,文人“琴棋书画诗酒茶”的雅赏,“茶禅一味”的道品,直至贡茶,对茶器具都有着唯美的追求。于是,茶器具从日常生活的汤饮器具中渐渐分化成一个专业的器属。“茶具”一词,最早见于西汉王褒《僮约》,文中“烹茶尽具”四字,是目前发现最早关于茶器具的记载。此后在异彩纷呈的出土文物中,闪现了不同朝代茶器具的身影。可见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及习俗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茶具。 茶器具的发展与茶叶的发展密不可分。历史上一直处于茶叶制作技术变革前沿的武夷茶,见证并引领了茶器具的发展。武夷茶从研膏、腊面—团茶—炒青散茶—乌龙茶、红茶的演变,映射着饮茶方式从煮茶、煎茶—点茶—撮泡—壶泡—功夫茶的方向变化。宋代以前的研膏、腊面和龙团凤饼是饼茶、蒸青团茶,适用于煮茶、煎茶和点茶。明代以后的炒青散茶、乌龙茶和红茶则适用撮泡、壶泡、功夫茶冲泡方式。与之相应的是,不同的饮茶方式所适用的器具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适当的方式、适合的器具,是人类与茶叶沟通的重要渠道。 茶器具作为人类饮茶的道具,在追求有效实用性的同时,其艺术性被无限地放大,在人与茶互动的行为艺术之中,如同一个神来之笔的符号,挥之不去。 唐代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徐夤(894—898年)这首《谢尚书惠蜡面茶》虽然充满了修辞成分,但是字里行间流淌着武夷茶的高贵和茶具的奢华。 唐代社会经济与文化的高度发达,极大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对茶器的要求很高。唐代宫廷内喝茶程序繁多,分为备器、鉴赏茶饼、炙茶、碾茶、筛茶、候汤、投盐、舀汤、置茶、兑汤、分茶、敬茶、闻茶、观色、品茶、谢茶等十六个步骤。陕西法门寺出土的整套皇家饮茶器具,为我们探寻唐代人喝茶方式提供了有力的资料。 根据同时出土的《物账碑》记载,有“茶槽子、碾子、茶罗子、匙子一副七事,共八十两”。结合实物分析表明:“七事”指的是:茶碾,包括碾、轴;罗合,包括罗身、罗斗(合或盒)和罗盖以及银则、长柄勺等。从茶碾、碾轴、茶罗子等茶器錾有的铭文看,这些茶器制作于唐咸通九年至十二年(868—871),又有“文思院造”字样。而文思院,乃是专门制造金银犀玉巧工之物的宫廷手工工场,表明这些器具是专门为宫廷制作的大唐宫廷茶器。这些器具,用纯金或是纯银制成,极为华丽。 晚唐,饮茶之风昌盛,茶圣陆羽的《茶经》便完成于此际。陆羽在《茶经》里则极力提倡煎茶法,他的煎茶法不但合乎茶性茶理,而且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一经推出,立刻在文人雅士甚至王公朝士间得到了广泛响应。从唐代名画《宫乐图》我们可以看出,茶汤是煮好后放到桌上的,之前备茶、炙茶、碾茶、煎水、投茶、煮茶等程式应该由侍女们在另外的场所完成;饮茶时用长柄茶杓将茶汤从茶釜盛出,舀入茶盏饮用。茶盏为碗状,有圈足,便于把持。可以说这是典型的“煎茶法”场景的部分重现,足见晚唐宫廷中茶事昌盛。 如果说,法门寺出土的饮茶器具代表了唐代宫廷饮茶器具的最高成就,那么陆羽《茶经?茶之器》中所叙述的多件茶器就为我们完整地展示了唐代民间的饮茶器具。 金银丝结条笼子 有盖,直口,深腹,平底,四足。盖为穹顶,笼有提梁,盖与提梁间有链相连。整个笼子用极细的金银丝编织而成。条结笼子,主要供烘烤饼茶后,趁热装入纸袋,作为一种贮器,暂存于此。 鎏金壶门座茶碾子 通体呈长方形,由碾槽、辖板和槽座组成。槽呈半月形尖底,与槽座焊接。茶碾子打开后,上置纯银锅轴。轴刃有平行沟槽,轴杆圆形,中间粗两端细,轴可来回转动。茶碾子是碾茶器,在煮茶时,供碾碎饼茶之用。 鸿雁球路纹银笼子 鸿雁球路纹银笼子,可供作为烘烤饼茶的用器。因唐时,人们饮的是饼茶,饮茶时要将饼茶先进行烘烤后,再经碾碎,方可煮茶饮用。 鸳鸯莲瓣纹金碗 敞口,鼓腹,喇叭形圈足。锤击成型,纹饰平錾,通身鱼子纹地。外腹部錾出两层仰莲瓣,每层十瓣。上层莲瓣内分别錾出狐、兔、獐、鹿、鹦鹉、鸳鸯等珍禽异兽及花草。走兽或走或奔,富有动态;禽鸟或飞翔或栖息,动静结合。下层莲瓣内均錾刻忍冬花草。碗内底中心,是一朵蔷薇式团花,外底中心则錾刻一只回首的鸳鸯,周围饰有忍冬云纹,是皇帝御用器具。 风炉:形如古鼎,有三足两耳。“厚三分,缘阔九分,令六分虚中”,炉内有床放置炭火。炉身下腹有三孔窗孔,用于通风。上有三个支架(格),用来承接煎茶的。炉底有一个洞口,用以通风出灰,其下有一只铁制的灰承,用于承接炭灰。 水方:用稠木,或槐、楸、梓木锯板制成,板缝用漆涂封,可盛水一斗,用来煎茶。 竹夹:用桃、柳、蒲葵木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