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 治疗 6.1.1 现场降温 ①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将患者平卧并去除全身衣物;②用凉水喷洒或用湿毛巾擦拭全身;③扇风,加快蒸发、对流散热;④持续监测体温。 6.1.2 后送途中降温 ①打开救护车内空调或开窗;②用凉水擦拭全身;③输液。持续监测体温。 6 治疗 6.1.3 病房内降温 ①室温调节在20~24℃; ②快速静脉输液; ③降温毯; ④冰块置于散热较快的区域(双侧颈部、腹股沟和腋下); ⑤用4℃生理盐水200~500ml进行胃灌洗或(和)直肠灌肠; ⑥血液净化; ⑦联合使用冬眠合剂等。 ⑧有条件可用血管内降温仪或将患者浸入冷水浴中(水温为15~20℃)。 6 治疗 6.2 循环监测与液体复苏 循环监测: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血气,每小时尿量及尿液颜色,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CVP)。 液体复苏:①首选晶体液,如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林格液,输液速度控制在使尿量保持200~300ml/h;②在尿量充足的情况下,第一个24h输液总量可达6~10L左右,动态监测血压、脉搏和尿量,调整输液速度;③利尿:早期充分补液扩容后,如尿量仍不达标,可给予呋塞米10~20mg静推,之后可根据尿量追加剂量。同时注意监测电解质,及时补钾;④碱化尿液:补充碳酸氢钠使尿pH>6.5。 6 治疗 6.3 血液净化 具备以下一条可考虑行持续床旁血滤(CRRT),如有以下两条或两条以上者应立即行血滤治疗。①一般物理降温方法无效且体温持续高于40℃大于2h;②血钾>6.5mmol/L;③CK>5000U/L,或上升速度超过1倍/12h;④少尿、无尿,或难以控制的容量超负荷;⑤Cr每日递增值>44.2μmol/L;⑥难以纠正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⑦血流动力学不稳定;⑧严重感染、脓毒血症;⑨合并多脏器损伤或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 停用CRRT指征:①生命体征和病情稳定;②CK<1000U/L;③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得以纠正;④尿量>1500 ml/d或肾功能恢复正常。如其他器官均恢复正常,仅肾功能不能恢复的患者,可考虑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维持治疗。 6 治疗 6.4 镇静镇痛 热射病患者会出现躁动、抽搐,选择作用快、效力强、副作用少的镇静药,如丙泊酚、苯二氮类药物。以下为分级处置措施。 6.4.1 现场处置 安定10~20mg,肌内注射。 6.4.2 基层医院处置 ①安定10~20mg,静脉注射,在2~3min内推完,如静注困难也可立即肌注。首次用药后如抽搐不能控制,可在20min后再静注10mg,24h总量不超过40~50mg;②氯丙嗪12.5~25.0mg,静脉滴注;③异丙嗪12.5~25.0mg静脉滴注。 6 治疗 6.4.3 中心医院处置 (1)丙泊酚:成人0.3~0.6mg/(kg.h),注射泵泵入; (2)咪达唑仑(咪唑安定):成人先静注2~3mg,继之以0.05~0.10mg/(kg.h)注射泵泵入; (3)镇痛:哌替啶,单次肌注50~100mg,每日最大剂量200mg;吗啡,单次肌注5~10mg,每日最大剂量20mg;芬太尼,以0.6μg/(kg.h)注射泵泵入,每日最大剂量0.3mg。 使用时必须注意用药剂量、输注速度和患者反应,剂量过大时注意有无呼吸抑制和低血压发生。 6 治疗 6.5 气管插管指征: (1)意识障碍; (2)气道分泌物多,且不能主动排痰; (3)误吸; (4)深镇静状态; (5)呼吸衰竭,PaO260mmHg,且氧合状况有进行性恶化趋势; (6)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对液体复苏及血管活性药物反应欠佳。 6 治疗 6.6 纠正凝血功能紊乱 主要包括先补充凝血因子和后抗凝治疗两个方面。 6.6.1 补充凝血因子 应尽早补充凝血因子(如新鲜冰冻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冷沉淀等)。①新鲜冰冻血浆:首次剂量为10~15ml/kg,之后再根据监测的凝血指标追加200~400ml,将PT、APTT恢复至正常水平。②冷沉淀:用量5~10U/次。 6.6.2 补充血小板 血小板50×109/L,即可输注1个治疗量的机采血小板。1个单位血小板理论上可提高血小板(10~20)×109/L,输注1h后复查血小板计数,评价疗效。 6 治疗 6.6.3 抗凝 6.6.3.1 抗凝时机 D-二聚体显著升高,在积极补充凝血因子后,早期给予抗凝治疗。注意监测凝血相关指标如PT、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Fib、D-二聚体等。 6.6.3.2 常用抗凝药物及用量 (1)低分子肝素:每日总量100~200U/kg,分2次皮下注射,1次/12h。 (2)普通肝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1)--1.2.1 植物细胞的繁殖-有丝分裂.ppt VIP
- 2025年招生和对口招生文化素质测试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912.pdf VIP
- 广东省广州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VIP
- 大学物理1-1质点运动的描述.pptx VIP
-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博物馆里的抗战教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pptx VIP
- 中国机长观后感中国机长观后感范文.pdf VIP
- 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保安员证》考试题库含答案统编版 .pdf VIP
- 管理心理学:理论与实践.pptx
- 课题申报书: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医学教育创新融合途径研究.docx VIP
- 面向人工智能应用的语料数据生态构建与治理研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