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工艺 薄膜淀积与外延技术.pptVIP

  1. 1、本文档共2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半导体工艺 薄膜淀积与外延技术

页眉 * 页眉 * 页眉 * 页眉 * 页眉 * 页眉 * 页眉 * 低介电常数材料 当器件持续缩小至深亚微米的范围时,需使用多层金属连线(multilevel interconnection)结构来减小因寄生电阻与寄生电容引起的RC延迟时间(delay time)。 5.5 介质淀积 器件栅极的速度增益将因金属层间的金属连线RC时间常数增加而抵消。例如,当栅极长度为250nm或更小时,约有50%的延迟时间是由较长的金属连线所产生。因此ULSI电路中,金属连线的连接方式将成为影响IC芯片特性(器件工作速度、信号干扰及功率消耗等)的决定因素。 为降低ULSI电路的RC时间常数,必须采用低电阻率的金属材料和低电容值的介电材料。因为C=εiA/d,降低C有:增加介质厚度、降低连线材料厚度与面积。介质厚度太厚时,缺口处填薄膜变得困难;降低连线厚度与面积会增加连线R;故采用低介电常数的材料。 介质必须具备一下特色:低介电常数、低残余应力、高平坦化能力、高填隙能力、低淀积温度、工艺简单、易整合。 5.5 介质淀积 分类 材料 介电常数 气相淀积聚合物 氟硅玻璃(FSG) 3.5-4.0 聚对二甲苯氮 2.6 聚对二甲苯氟 2.4-2.5 黑金刚石(掺碳氧化物) 2.7-3.0 氟化碳氢化合物 2.0-2.4 特氟隆-AF(聚四氟乙烯) 1.93 HSQ/MSQ 2.8-3.0 聚酰亚胺 2.7-2.9 旋转涂布聚合物 SiLK(芳香族碳氢聚合物) 2.7 PAE(聚芳香醚) 2.6 氟化无定形碳 2.1 干燥凝胶(多孔二氧化硅) 1.1-2.0 5.5 介质淀积 高介电参数材料:High K在ULSI器件电路中,尤其是DRAM有使用的必要性。DRAM的存储电容必须维持在40fF左右才能正常工作。为了达到某一给定电容值,一般会选择一个最小厚度,且保证漏电流不超过最大容许值,而击穿电压则不低于最小容许值。电容的面积可通过堆叠或沟槽的方式增加。然而对平面(planar)结构而言,面积A应水DRAM密度的提升而降低,因此必须提供薄膜的介电常数。 5.5 介质淀积 分类 材料 介电常数 两种成分材料 Ta2O5 25 TiO2 40 Y2O3 17 Si2N4 7 钛酸盐类掺杂碱土金属 SrTiO3(STO) 140 (Ba1-xSrx)TiO3(BST) 300-500 Ba(Ti1-xZrx)O3(BZT) 300 (Pb1-xLax) (Zr1-yTiy)O3(PLZT) 800-1000 Pb(Mg1/3Nb2/3)O3(PMN) 1000-2000 钛酸盐类掺杂稀土金属 Pb(Zr0.47Ti0.53)O3(PZT) 1000 5.5 介质淀积 多晶硅淀积 以多晶硅作为MOS器件的栅极是MOS技术的一项重大发展,其原因是多晶硅栅极的可靠性优于铝电极。右图显示多晶硅与铝作为电极时,电容的最长击穿时间与氧化膜厚度的关系图。很明显,多晶硅表现较好,尤其在栅极氧化膜较薄时。铝电极之所以击穿时间较短,是因铝原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会迁移到氧化膜中所致。多晶硅还可作为杂质扩散源以形成浅结,并确保与单晶硅形成欧姆接触。另外,多晶硅亦可用来制作导体与高电阻值的电阻。 5.5 多晶硅淀积 用低压反应炉淀积多晶硅的温度范围在600-650℃ 。 一般最常用的低压淀积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压强约为25-130Pa,使用完全纯度的硅烷作为反应气体。另一种是利用氮气作为稀释硅烷的气体,浓度控制在20-30%。 两种方法每次可淀积数百片的晶片,且厚度均匀(误差5%内)。 5.5 多晶硅淀积 影响多晶硅结构的工艺参数包括:淀积温度、杂质掺杂以及淀积后的热处理工艺。淀积温度在600-650℃,所得多晶硅为圆柱形,晶粒大小在0.03-0.3μm,择优取向为(110)。在950 ℃掺杂磷,结晶性变好,晶粒大小在0.5-1.0μm。若温度在1050℃,晶粒达1-3μm。若淀积温度低于600℃,则淀积的薄膜为非晶,经掺杂与热处理后,可获得如图多晶硅一样的柱状晶粒。 多晶硅可由多种方式掺杂:扩散法、离子注入法或在淀积过程中加入额外的杂质(临场掺杂)。离子注入最常用,在于温度低。离子注入法最常使用,因为其工艺温度较低。 5.5 多晶硅淀积 影响多晶硅薄层电阻值的因素包括:注入的剂量、退火时温度及退火时间长短。当低剂量杂质注入于多晶硅时,晶粒边缘的载流子陷阱(trap)将会提高薄层电阻值。下图显示,当载流子陷阱恰好被杂质填满后,多晶硅薄层电阻值会大幅度下降,并接近于掺杂单晶硅的薄层电阻值。 右图为用离子注入法掺杂磷与锑离子于单晶硅及厚度为500nm的多晶硅中,所得薄层电阻(又称方块电阻)值与掺杂浓度间的关系。 5.5 多晶硅淀积 薄膜中涉及的研究课题 生长机制和技术 薄膜成分

文档评论(0)

celkhn03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