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零部件的设计 塑料注射模具设计cai系统.pptVIP

成型零部件的设计 塑料注射模具设计cai系统.ppt

  1.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型零部件的设计 塑料注射模具设计cai系统

塑料注射模具设计CAI系统 塑料及其工艺特性 塑料制品的设计原则 塑料注射成型原理 注射成型模具设计概述 浇注系统的设计 成型零部件的设计 结构零件的设计 脱模机构的设计 分型抽芯机构的设计 温度调节系统?排气系统 第六讲 成型零部件的设计 目录 一、型腔分型面的设计 二、型腔数的确定 三、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四、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五、型腔侧壁和底板厚度计算 一、型腔分型面的设计 〓概念 〓分类 〓表示方法 〓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概念 为了将塑件和浇注系统凝料等从密闭的模具内取出,以及为了安放嵌件,将模具适当地分成两个或若干个主要部分,这些可以分离部分的接触表面,通称为分型面。 表示方法 a表示模具分开时,分型面两边的模板都作移动(箭头所示) 表示棋具分开时,其中一方模板不动,另一方作移动;c表示如果模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型面时,应根据分型的先后顺序,在分型面符号旁边均罗马数字1、II、III或A、B、C等标出。 分类 按分型面数目 单分型面、双分型面、多分型面 按分型面形状 平面(a)、斜面(b)、阶梯面(c)和曲面(d) 按分型面与开模方向关系 平行于开模方向 垂直于开模方向 与开模方向成斜角 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考虑塑件质量 考虑注射机技术规格 考虑模具结构 考虑模具制造难易 (一)考虑塑件质量 1)确保塑件尺寸精度 如图所示的一副齿轮模具,齿轮的轮缘与台阶部分的外圆有同轴度要求。若将有向轴度要求的部分分别在动模和定模内成型(图b),则因模具合模不难确而难于保证其同轴度要求。若改用图a的结构,使有问轴度要求的部分全部在动模部分成型,则可满足同轴度要求。 选择分型面时,应考虑减小由于脱模斜度造成塑件的大小端尺寸差异。图示塑件,若型腔设在动模的一侧,则因脱模斜度造成塑件的大小端尺寸差异较大,当塑件不允许有较大脱模斜度时,采用此种结构必然使脱模困难。若塑件外观无严格要求,可将分型面选在塑件中部(右图),它可以采用较小的脱模斜度有利于脱模。 2)确保塑件表面要求 分型面应尽可能选择在不影响塑件外观的部位以及塑件外观的要求,而且分型面处所产生的飞边应容易修整加工。如图所示,一头部带有圆弧球面的塑件,若采用图b的结构,特有损塑件表间质量,而采用图a的结构就比较合理。 如塑件不允许有水平飞边时,可采用图b的结构,尤其是对流动性好的尼龙,还可减少飞边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图a的结构欠妥。 (二)考虑注射机技术规格 1)考虑锁模力 尽可能减少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如图所示的弯板塑件,若采用图a的成型位置,当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间积接近于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面积时,有产生溢料的可能。若改成图b的成型位置,就可克服溢料现象。 模具的分型面尺寸在保证一定的型腔不溢料边距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减小分型面接触面积,从而可以增加分型面的接触应力,防止溢科,并简化分型面的加工。 2)考虑模板间距 如 所示的塑件,如果设计成 所示的模具结构和分型面,则其凹模高度为305mm,凸模高度为406mm,模具闭合高度为457M。脱模时,分型面需要打开254mm后才能离开凹模,接着继续开模约305mm才能让出塑件及浇注系统脱模时需要占用的空间。这样要求注射机在开模结束后动、定模板之间的最小间距为1016mm。根据图示塑件尺寸,其体积约为227cm3,但一般250cm3的注射机装模尺寸均无法满足这一要求,故该图所示的模具结构和分型面不能使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改用 和 所示的模具结构和侧向分型面,它们对注射机动定模板在开模后之间的间距要求分别为762mm和508mm,其中后者可在XS—ZY—250注射机上使用。但应注意,这两个图示的侧向分型面均对塑件外观有影响,尤其是后者的浇口位置对塑件外观影响更大,而且模具结构变得复杂。 (三)考虑模具结构 1)尽量简化脱模部件 ①为使于塑件脱模,应使塑件在开模时尽可能留于动模部分(因为塑件的项出机构设常都设在动模部分,尤其是自动化生产所用的模具,正确处理塑件的留模问题更显得重要),只要使塑件与动模的结合力大于塑件与定模的结合力即可,并在满足这一结合力不等式后,尽可能位塑件与定模之间有一定的结合力,而不要把塑件与模具的结合力部放到动模部分。 如图b所示,由于凸模固定在定模部分,开模后塑件收缩而包紧凸模,使塑件留在定模一侧,因而增加脱模困难,使模具结构复杂。如改成a的结构就比较合理。 当塑件的外形简单,但内形有较多的孔或复杂孔时,塑件成型后必然留在型芯上,此时型腔可设在定模上,开模后即可用推板顶出塑件(图a)。如型腔设在动模上,则使脱模困难(图b)。

文档评论(0)

celkhn03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