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现场应急调查方法和技巧 德化卫生监督信息网.ppt

食物中毒现场应急调查方法和技巧 德化卫生监督信息网.ppt

  1.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物中毒应急处理现场调查方法和技巧 讲座 谢 谢 大 家 ! ● 1999年发生在某市的一起近百人的涉外食物中毒事故 (1)本次中毒最初病例定义 参加本次会议且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 有腹痛腹泻等症状和体征,腹泻≥3次/24小 时,且大便性状发生改变者。 b. 有腹痛腹泻等症状和体征,腹泻1-2次/24小 时,大便性状发生改变,且检出副溶血性 弧菌者。 c. 有腹痛腹泻等症状和体征,腹泻1-2次/24小 时,大便性状发生改变,且进医院输液者。 (2)本次中毒最终病例定义(纳入标准) 符合以上条件,且在A宾馆进食10月10日早餐后48小时内发病的人员。 ● 2000年某市“5.25”台胞甲胺磷农药中毒事故。 发病者定义: 25日在A酒店进食晚餐且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 a. 全血胆碱酯酶活性指标低于正常值下限的 70%; b. 全血胆碱酯酶活性指标低于正常值下限, 且有抽搐、意识模糊、昏迷、手舌发麻、 瞳孔缩小或放大等临床表现中的一项者; c. 全血胆碱酯酶活性指标低于正常值下限, 且有头昏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口渴 、出汗、畏寒、腹痛、腹泻等临床表现 中的三项者。 ● 食物中毒病例定义的确定原则 (1)要综合分析流行病学资料、潜伏期和临床表现、现场卫生学调查情况和实验室检验结果。 (2)要以客观临床体征和实验室检验指标为主,但要考虑实际情况。 (3)要注意精神诱导因素和伪装“发病者”,不能轻信主观症状,及时予以排除。 (4)对中毒或感染餐次不明或肇事单位不明的食物中毒事件,要确定最初病例定义和最终病例定义,在肯定无连续感染的前提下,排除确实未在最终确定的中毒或感染餐次或肇事单位进食的发病者。 (5)要事先考虑、科学解释可能出现不符合工作假设和最终病例定义的发病者情况。 (四)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 ● 时间分布能揭示涉及相似疾病的病人在数小时或数天内相互之间发病的关联情况,而且根据爆发曲线(epidemic curve)和高峰,可基本判断该起食物中毒的爆发类型(同源一次爆发、同源持续爆发、人间传播爆发) ● 地点分布通过分析不同餐次,不同供餐单位(如各食堂),不同进餐者单位(如各班级)的发病者和非发病者的人数分布情况,能揭示涉及相似疾病的病人从相同地方购买食品、在同一餐馆用餐、住同一地方或参加同一活动(事件)等的关联情况 ● 人群分布则能揭示涉及相似疾病的病人具有相同的经历,例如食用同一食物或具有相同年龄、性别、民族、职业、社会组织或宗教等经历 ● 通过对三间分布的研究,可确定传播源、传播方式和危险人群,一旦危险人群确定,就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 对于没有明确的感染或中毒进食史的食物中毒,必须进行各种可疑食物暴露时间和疾病爆发时间对应关系的分析,以探索暴露和发病两者间的关联 ● 1988年1月至3月上海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爆发事件时,曾对毛蚶食用时间和发病时间进行描述性研究,发现3个食蚶高峰期与3个发病高峰期正好间隔1个甲型肝炎的平均潜伏期30天,从而建立了毛蚶与本次发病可能存在因果关系的假设 ● 1989年发生在美国的EMS事件中,美国CDC分别分析了EMS病例发生的时间分布和EMS病例开始使用L-色氨酸的时间分布,揭示EMS病例开始使用L-色氨酸的高峰时间比发病高峰提前2个月出现,从而将L-色氨酸的牌号定格在在1988年以后使用的L-色氨酸上,并最终确定了污染源,控制了这起食物中毒 ? (五)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 ● 对于暴露人群己经确定,且暴露情况如进食地点、进食时间、有无进食某食品均有客观记载的,这可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方法进行调查,即通过调查比较食用和未食用某种食物(或在某进食场所食用和未食用)的发病率,求得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 ● 对于暴露人群不能确定或遇暴露人数众多而发病人数相对较少的情况时,可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调查,即通过调查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两个暴露比例,求得比值比(odds ratio,OR) ● 许多国外文献对这两种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RR或OR的提法常很模糊,以致于同样的进食史回顾性调查,在这篇文献中使用RR,而在另一篇文献中使用OR ● 分析时首先要对食物暴露率(或罹患率)进行统计学显著性检验,其次要计算食物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指标RR或OR及其95或99%可信区间CI(confidence interval) ● RR或OR(95或99%%CI)的计算方法常用的有: a. Cornfield法。此法较精确,但计算较麻烦; b. Woolf 法。此法精确,计算简单,应用较广泛; c. Miettinen

文档评论(0)

beifangl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