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病毒性皮肤病-教学.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毒性皮肤病-教学

病毒性皮肤病 一.病毒 二.水痘—带状疱疹 三.疣 病毒 一.概念:是一种形小体微、结构简单、寄生在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的微生物。 二.分类 1.水疱型:水痘、天花等(DNA) 2.发疹型:麻疹、风疹等(RNA) 3.新生物型:各种疣等(DNA) 三.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一.非特异性免疫力 1.完整的皮肤、粘膜、汗液中的乳酸、皮脂中的脂肪酸等。 2.巨噬细胞 3.其他生理因素 1)婴幼儿及老人症状重 2)情绪紧张、激素、营养不良加重感染 3)发热等不利于感染 二.特异性免疫力 1.体液免疫:免疫球蛋白 2.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 水痘—带状疱疹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1.水痘 2.带状疱疹 三.诊断与鉴别 四.治疗 五.预防 病因及发病机制 水痘(varicella) 1.多发生于儿童,偶可见于成人,潜伏期14~17日。 2.起病急,可有发热等前驱症状,儿童较轻微,发热一般在39以下,2~5天消退。 3.首先发于躯干,逐渐蔓延至头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 4.皮损初为红色针头大小斑疹,后迅速变为丘疹,数小时后变为绿豆 大小水疱,疱液由透明变浅黄,周围见红晕,3~5日后疱疹呈脐样凹陷,逐渐干燥结痂自愈。皮疹陆续分批发生,故同时可见丘疹、水疱、结痂等不同时期的皮疹。(图一)(图二) 5.自觉瘙痒,偶有全身症状,病程约两周。 6.发生于成人症状重,前驱期长,并发症多。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1.好发于春秋季节,成人多见,15岁以下发病率低。 2.见于肋间N分布区、面部三叉N分布区、颈部N及腰骶部N 分布区。 3.皮疹:初起皮肤发红,1~3天随即出现簇集状、边界清楚、绿豆大小的水疱,沿N单侧分布,大多不超过人体正中线,排列成带状。(图三) (图四)(图五) 4.症状:疼痛、灼热,遗留有后遗神经痛。 5.一般非肿瘤住院病人发病率为0.22%,恶性淋巴瘤为9%,白血病为2%,其它恶性肿瘤为0. 46%,老人某部位恶性肿瘤并发带状疱疹预后不佳,年轻人不感染预后好。 6.一般病程2~4周,少数超过6周,极少复发。 鉴别诊断 单纯疱疹 水痘 带状疱疹 病因 高热病后 高热病后 抵抗力下降年龄 不定 小儿多见 成人多见 部位 交界处 向心性分布 沿N分布 疱疹特点 (图六) (图二) (图四) 分布 多为两侧性 全身性 单侧性 自觉症状 痒、灼热 微痒 疼痛 好发季节 不定 冬春多见 春秋多见 复发情况 常反复发作 不复发 不复发 治疗 (一)全身治疗 1.抗病毒药物:无环鸟苷、病毒唑、干扰素 2.抗过敏治疗:水痘伴瘙痒患者 3.止痛: 1)急性期:去痛片、可待因 2)带状疱疹遗留N痛:西米替丁等 3)皮质类固醇激素:带状疱疹老年患者无明显禁忌症,早期给予强的松可减轻炎症。 4.支持疗法及抗炎处理:泛发严重的病例 (二)局部治疗:红霉素、阿昔洛韦等  预防 1.平时注意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日常生活应有规律。 2.积极寻找诱因,及时治疗原发疾病。 3.儿童应接受计划免疫。 4.带状疱疹患者应避免与易感儿童和孕妇接触。 疣(verruca) 一.病因: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直接接触或间接传染,可能与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二.临床表现 寻常疣( verruca vulgaris) 跖疣 ( verruca plantaris) 扁平疣( verruca plana) 尖锐湿疣(CA) 三.鉴别 四.治疗及预防 寻常疣( verruca vulgaris) 1)好发于手指、手背、脚趾,病程长。 2)黄豆到指头大小,正常颜色或褐色的疣状增殖。(图七)(图八) 3)常无自觉症状,经过慢性,有自限性,部分可自行消退。 常见的两种特殊类型:丝状疣(图九)、指状疣(图十)。 跖疣 ( verruca plantaris) 1.系发生于足底的寻常疣,外伤、摩擦及多汗与其有关。 2.初起为针头大小角质性丘疹,逐渐增大,形成淡黄或褐黄色胼胝样斑块,表现粗糙不平,边缘绕以稍高的角质环,若以小刀刮去表面角质层,中心可见点状出血。(图十一)(图十二) 3.挤捏时疼痛明显 扁平疣( verruca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