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安全与灾害防治.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各位学员大家好! 欢迎来到安培中心!通风安全与灾害防治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主讲人:王立伟课程内容第一部分 矿井通风第二部分 矿尘防治第三部分 矿井防火第四部分 瓦斯防治第一部分 矿井通风思考的问题⑴ 新风、 污风、 瓦斯?新鲜;污染;井下以甲烷为主的所有的有毒有害气体;⑵ 有毒有害气体及其来源?从采落下来的煤炭中放出;从采掘工作面煤壁内放出;从煤巷两帮及顶底板放出;从采空区及围岩煤壁中放出;爆破工作;矿井火灾;瓦斯及煤尘爆炸等1. 矿井瓦斯的概念与性质概念广义的矿井瓦斯是指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其成分主要有:甲烷(CH4)、一氧化碳(CO)、硫化氢(H2S)、二氧化硫( SO2)、二氧化碳(CO2)、二氧化氮(NO2)、氨气(NH4)等。矿井中各种瓦斯成分的组成在数量上的差别非常大,但以甲烷为主,占80~90%以上,在煤矿,狭义的矿井瓦斯就是指甲烷。 生物化学成气时期 煤化变质作用时期2. 煤层瓦斯的生成、赋存煤层瓦斯是腐植型有机物在成煤的过程中(几千万甚至上亿年)生成的。煤的原始母质—腐植质沉积以后,一般经历两个成气时期:瓦斯生成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原始母质的组成和煤化作用阶段。植物遗体到泥炭瓦斯生成高温高压下从褐煤直到无烟煤2. 煤层瓦斯的生成、赋存瓦斯在煤体内存在的状态(1)游离状态(自由状态)瓦斯以自由气体的状态存在于煤体的孔隙和裂隙中,呈现出压力,服从气体状态方程。(2)吸附状态吸着状态:在孔隙表面的固体分子引力作用下,气体分子被紧密地吸附于孔隙表面上,形成很薄的吸附层。吸收状态:瓦斯分子进入煤体胶粒结构与煤分子结合而呈现的一种状态,类似于气体溶解于液体的现象。煤层赋存的瓦斯量中,通常吸附瓦斯量占80%~90%,游离瓦斯量占10%~20%。1-吸收瓦斯2-游离瓦斯3-吸着瓦斯2. 煤层瓦斯的生成、赋存煤层瓦斯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现今煤层中保存的瓦斯含量取决于瓦斯向地表运移的条件与煤层储存瓦斯的性能,即取决于煤层及其围岩的透气性和煤的存储性能(吸附性能及孔隙率)而不是煤层生成瓦斯量的多少。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主要因素有:煤层埋藏深度煤层和围岩的透气性煤层倾角煤层露头地质构造煤化程度地层的地质史水文地质条件矿井空气中其它的有害气体空气中常见有害气体:H4、CO、H2S、NO2、SO2 、NH3 、H2 。一、基本性质1、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相对密度为0.97,微溶于水,能与空气均匀地混合。一氧化碳能燃烧,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在13~75%范围内时有爆炸的危险。 主要危害:血红素是人体血液中携带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细胞。一氧化碳与人体血液中血红素的亲合力比氧大250~300倍。一旦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首先就与血液中的血红素相结合,因而减少了血红素与氧结合的机会,使血红素失去输氧的功能,从而造成人体血液“窒息”。0 .08%,40分钟引起头痛眩晕和恶心,0.32%,5~10分钟引起头痛、眩晕,30分钟引起昏迷,死亡。 主要来源:爆破;矿井火灾;煤炭自燃以及煤尘瓦斯爆炸事故等。2.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不助燃,也不能供人呼吸,略带酸臭味。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其比重为1.52),在风速较小的巷道中底板附近浓度较大;在风速较大的巷道中,一般能与空气均匀地混合。 矿井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煤和有机物的氧化;人员呼吸;碳酸性岩石分解;炸药爆破;煤炭自燃;瓦斯、煤尘爆炸等。3、硫化氢(H2S)硫化氢无色、微甜、有浓烈的臭鸡蛋味,当空气中浓度达到0.0001%即可嗅到,但当浓度较高时,因嗅觉神经中毒麻痹,反而嗅不到。硫化氢相对密度为1.19,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一个体积的水可溶解2.5个体积的硫化氢,所以它可能积存于旧巷的积水中。硫化氢能燃烧,空气中硫化氢浓度为4.3~45.5%时有爆炸危险。 主要危害:硫化氢剧毒,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阻碍生物氧化过程,使人体缺氧。当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较低时主要以腐蚀刺激作用为主,浓度较高时能引起人体迅速昏迷或死亡。0.005~0.01%,1~2小时后出现眼及呼吸道刺激,0.015~0.02%,中毒死亡。 主要来源:有机物腐烂;含硫矿物的水解;矿物氧化和燃烧;从老空区和旧巷积水中放出。4、二氧化氮(NO2)二氧化氮是一种红褐色的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相对密度为1.59,易溶于水。 主要危害:二氧化氮溶于水后生成腐蚀性很强的硝酸,对眼睛、呼吸道粘膜和肺部有强烈的刺激及腐蚀作用,二氧化氮中毒有潜伏期,中毒者指头出现黄色斑点。0.01%出现严重中毒。主要来源:井下爆破工作。5.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无色、有强烈的硫磺气味及酸味,空气中浓度达到0.0005%即可嗅到。其相对密度为2.22,易溶于水。主要危害:遇水后生成硫酸,对眼睛及呼吸系统粘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