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闻1+1》——从全民抗战到全民纪念
《新闻1+1》2015年7月7日完成台本
——从全民抗战到全民纪念!
(节目导视)
解说:
78年前的“七七事变”,官方在纪念,民间也在纪念。
山西交城县东社村村民 解登金:
日本在咱们这个地方杀人放火,(把村里人)都杀了。
解说:
八年抗战既是国事更是家事。
资深媒体人 曹景行:
我们每一个家庭都是与一百多年中国的兴衰,中华民族的命运都连接在一起。
解说:
今年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勿忘自强。
《新闻1+1》今日关注“七七事变”78年从全民抗战到全民纪念。
主持人 董倩:
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当晚的一个模拟的场景。从那天开始中国人民进入到持续八年的抗日战争中去了。在78年之后,我们发现这场战争给中国人留下的这种伤痛的记忆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淡忘掉,今天我们就来关注这个话题。
解说:
今天,七七事变爆发78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有多少抗战老兵能被我们想起?又有多少抗战画面印在我们的脑海中?
汕头市民:
(英雄)牺牲后胃(被敌人)剖开,里面还有没有消化的草根,那位英雄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但是我印象非常深刻。
汕头市民1:
我记得课本里面像台儿庄战役,死伤都是比较惨重的。我觉得抗日精神就是不屈不饶。
解说:
历史需要铭记。今天卢沟桥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一场伟大胜利历史贡献的主题展览开幕。一千多幅战场,两千多件文物展现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的14年间,中国人民抗战的光辉历史。
在这次抗战主题展览上,人们还可以看到一张特别的纸条。它是一位普通百姓在北平沦陷之际写下的。1937年8月8日,日军举行占领北平的入城仪式,北平百姓成了亡国奴。当时一位名叫罗德俊的工匠正在修建白塔寺,他把自己的无奈何茫然记录在一张纸条上封进白塔塔顶的夹缝当中。今年重修此塔时值中日战争,飞机大炮到处轰炸,生灵涂炭,枪杀奸掠无所不至。数月之中而日本竟占领华北数省,战士何时终了,尚不能预料,国家兴旺难以断定,略述数语以告后人。1978年白塔寺大修的时候,人们意外发现了这张纸条,它也成为北平沦陷的印记。
历史需要铭记,而记录的历史的也不能被遗忘。今天方大曾纪念室在河北保定落成。方大曾是中国战地记者的先驱,杰出的摄影家,是他最先报道了七七事变。新落成的方大曾纪念室陈列了它的遗物、铜像以及生平作品等。而在四川,百余名志愿者及八名初创抗战老兵幸存者,来到三台县凤凰山景嘉谟将军墓前敬献花圈,缅怀烈士。
抗战老兵 陈伷:
我今年94岁了,只要我还活着,每年我都要带领我的子孙,前来缅怀抗战阵亡将士。
解说:
对于没有经历战争的年轻人来说,他们也找到了自己的纪念方式。
唐山师范学院学生:
侵略者必将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解说:
这是唐山师范学院的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的抗战题材话剧《谍战》。从去年开始,话剧社的学生就参加了抗战寻访活动,了解并记录了大量进东地区的抗战故事,他们以抗战故事为素材,将历史搬上了舞台。
主持人:
过去的78年,今年的纪念活动,我们发现有一个比较独特的现象那节是不仅官方在纪念,在全国各地来自于民间的这种自发的纪念活动也在纷纷的进行。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观察的现象。它至少说明两点:
第一,虽然过去了78年,但是七七事变给中国人带来的巨大的伤痛,仿佛一条深深的伤口,并没有随着时间流逝,它得以很好的弥合,而是经常会隐隐作痛。第二,我们可以看到78年的时间过去了,78年前我们是全面抗战,而现在我们是全面纪念。
在今年的纪念日,很多的媒体也都在纷纷用自己的视角在进行观察。比如说我们注意到,有一个媒体拍摄到三张今夕对比的度片:
第一张是1937年在日军占领下的卢沟桥,这是以前。下面是现在。以前是肃杀,现在是一种安逸。第二张图片,这是1937年苏州河畔,这是硝烟,这是繁华。这是台儿庄1938年,我们可以看到上面的台儿庄是废墟,下面是一个锦绣的夜色。
对于这一组照片,我们可以看到历史带来的这种沧桑的剧变。但是同时,人们也在想随着历史遗迹的消失,历史的记忆人们还能记起多少呢?对于经历过那场战争的人来说,当然历史是非常伤痛的。那今天我们就来走进两个具体的个体的故事。
解说:
解登金今年68岁,山东省交城县人,一个种了一辈子地的普通农民,如今他却要坚持筹建一座抗日纪念馆。
陕西省交城县村民 解登金:
日本人在咱们这个地方杀人放火,都杀了。我们村光是被日本人(播散)伤寒菌(感染致死)几十个了,房子点了(烧了)一半,山需就全被烧光了。咱们年轻人要懂得日本人对咱们中国的侵略。
解说:
山西交城,正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晋绥边区根据地。当时日本人在解登金所在的东社村驻扎了三年之久,杀烧抢掠是常有的事。1941年侵华日军在邻村南沟村发动了灭村案,如今健在的幸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