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法_教学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商法_教学讲义.ppt

(二)要约(offer) 1、要约的有效条件 2、要约的生效条件 3、要约的约束力 4、要约的失效 (二)承诺(acceptance) 1、承诺的有效条件 2、承诺的生效条件 3、承诺的约束力 (三)合同的订立形式 二、订立合同的后果 (一)概述 (二)缔约过失责任 1、“恶意谈判”所致缔约过失责任 2、违反保密义务所致缔约过失责任 三、电子合同订立所涉及的 特殊法律问题 (一)电子合同及其法律调整 (二)《电子订约公约初稿》的适用范围 (三)电子合同的订立要件及相关问题 第二节 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 问题导引: 中国某出口公司与德国某公司签订一货物买卖合同,合同约定,货物数量为100吨,品质含水量不超过15%,杂质在3%以下,交货品质以中国商检局检验为依据。在正式成交前,中国曾向对方寄送样品,合同签订后又电告对方,确认成交货物与样品一致。发货前中国商检局签发了合格证。但买方收货后提出,虽然有商检局出具的合格证,但货物的品质比样品低,而卖方有责任交付与样品一致的货物,要求减价。中方以该合同无凭样交货的条件为由不同意。德方经检验,交货平均品质符合合同书中约定的品质,但比样品低7%,遂提交仲裁要求赔偿。 请问:如果你是仲裁员,你会以哪一个标准为依据呢? 一、卖方的义务 (一)交付货物 (二)交付单据 (三)品质担保 1、货物相符的标准确定 2、责任期间 3、卖方对品质不符可做出的自我补救及条件 4、买方声称货物不符的权利 (四)权利担保 1、物权,包括所有权和担保物权两种权利之担保义务 2、知识产权之担保义务 二、买方的义务 (一)支付货款 1、支付货款的准备 2、实际支付货款 (二)、收取货物 1、采取一切理应采取的行动,以期卖方能交付货物 2、实际接收货物 第三节 违反合同及其补救 问题导引: 例一:买方从国外进口一批鸡肉,合同规定应于7、8月内装运。卖方实际装运时间为9月7日,比合同约定时间迟延一周。已知7、8、9三个月内鸡肉的市场价格没有什么变化。 例二:买方从国外进口一批供圣诞节出售的火鸡,合同规定的交货时间为12月23日,而卖方实际交货的时间为12月30日,也比合同约定的时间迟延一周。由于圣诞节已过,火鸡难以销售。 请问:以上两种情况下,卖方都违约了,而且均为迟延一周交货,但买方是否都可以因此而解除合同呢? 一、双方共同的补救方法 (一)宣告合同无效(解除合同) 1、宣告合同无效的含义及适用条件 2、根本违反合同的确定 3、宣告合同无效的效果 4、分批交货合同的解除 (二)实际履行 (三)损害赔偿 1、损害赔偿的适用 2、损害赔偿的责任范围 3、受损害方当事人减轻损害的责任 (四)中止履行 1、中止履行的适用前提——预期违约 2、关于预期违约的认定 3、中止履行方的义务 4、我国《合同法》的特殊规定 (五)保全货物 1、卖方 2、买方 3、负有保全义务的任一方当事人 二、卖方/买方违约的补救方法 (一)卖方违约的补救方法 1、交付替代物 2、修理 3、减价 (二)买方违约的补救方法 自订规格 四、违约免责 (一)《公约》的规定 1、非当事人所能控制的障碍 2、第三人原因 3、归因于他方当事人的行为或不行为 (二)我国《合同法》的规定 1、免责事由 2、免责范围及程序要求 第四节 货物所有权及风险的转移 问题导引: 一份采用CFR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甲公司出口大米50吨给乙公司。甲公司在装船时,共将200吨同规格的大米装在船舱内。在这200吨大米中,有50吨是卖给乙公司的,卖方指示承运人待货物运抵目的港后再将给乙公司的50吨从中划拨出来。因航行途中遇到大风浪,船舱进水,导致80吨大米受潮霉变,其余120吨经采取保护措施后安好运抵目的港。事后,甲公司声称,出售给乙公司的50吨大米已在运输途中全部毁损。而且甲公司还指出,因为合同使用的是CFR贸易术语,甲公司对此项风险概不负责。 请问,甲公司的说法成立吗? 一、货物所有权的转移 (一)各国法律的分歧 (二)《公约》的态度 《公约》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对此不作规定,只单独规定了货物风险的转移。 (三)我国法律的规定 我国法律以约定优先、一般情况下交付转移为原则 。 二、货物风险的转移 (一)各国立法的规定 (二)《公约》和我国《合同法》的态度 1、当事人约定效力优先 2、当事人没有约定情形下的适用规则 3、货物风险转移的后果 第五章 海上运输 第一节 概述 一、海上运输的意义 历史资料:罗得海法(Rhodian Law) 当一个在船舶失事中受到抢劫的人向安东尼诺斯(Antoninus)要求公正的补救时,安东尼诺斯说:我确实是陆地上的最高君王,但海洋的君主是惯例,让这一诉讼由被我们的法律所接受的罗得海法来决定吧。(The Diges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