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杨白劳》唱段的审美特征与声乐教学研究的论文
《杨白劳》唱段的审美特征与声乐教学研究的论文
内容摘要:杨白劳这个旧社会受苦受难的人物形象,是通过剧情唱段的人物性格刻画出来的,唱段四个部分的词曲内容对人物悲惨人生的描述,使人物形象的审美特征更加富有民族色彩。
关键词:杨白劳 人物形象 审美特征 教学研究 一、《杨白劳》唱段的历史背景 歌剧《白毛女》是我国歌剧创作发展中第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作品,在中国文艺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诞生于60年前的歌剧《白毛女》,不仅在当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悉和热爱,而且在以后直至今天,依然受到国内外观众的欢迎和喜爱。这说明,它仍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其他文艺作品所不可取代的历史价值。 五幕歌剧《白毛女》于1944年冬开始,由延安鲁艺文艺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焕之、瞿维、向隅、陈紫、刘炽作曲。1945年4月首演于延安。文字脚本曾获1951年度斯大林文学奖二等奖。《杨白劳》歌曲是歌剧《白毛女》第一幕中描写杨白劳不同人物形象的声乐作品,后来作曲家黎英海先生又依据剧情的发展,在原有剧情的基础上,把四个唱段组合在一起改编成了一首著名的男中音歌曲。歌剧《白毛女》的音乐选用了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民歌与地方戏曲的曲调,并加以改编和创作,塑造出具有歌剧特色的人物形象。如《杨白劳》里唱腔就选取了山西民歌《拣麦根》的旋律,作为刻画杨白劳人物的音乐素材,并赋予了它新的、十分苍凉的音乐形象。下面,笔者就歌剧《白毛女》中《杨白劳》这首男中音歌曲,谈谈《杨白劳》唱段的审美特征以及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212.)。《杨白劳》第一部分“十里风雪一片白”的旋律,基本上是以《拣麦根》的旋律骨架出现,只是旋律的音域被压缩了三度,简明纯朴的曲调,十分贴切地刻画了这个被逼得走投无路的老人的悲怆心情。第二部分的旋律,是杨白劳被黄世仁抓去逼租时所唱,《拣麦根》的音调在这里被变化引用了,音域扩展了二度。由于曲调在变奏中节奏的改变,特别是几个三连音的连续出现,加上朗诵似的音调贯穿其中,极大地增强了音乐的戏剧性,表现了杨白劳惊恐不安和苦苦哀求的内心感情。第三部分的旋律,是杨白劳喝卤水前所唱,曲调深沉,充满了悲愤交集的感情,是第一部分曲调的变化再现,集中抒发了杨白劳对女儿的疼爱,旋律舒缓安静,音乐包含着悲剧性色彩。第四部分的旋律,随着人物情绪的变化和歌词语气的趋势,作曲家对《拣麦根》的旋律,采用了自由引伸的办法进行变奏处理,先是一字一顿和道白相交替,表达了杨白劳对旧社会的强烈愤恨。然后,用波浪翻滚般的三连音及感情强烈的旋律进行,像不可遏止的怒涌一样,倾泻出杨白劳对旧社会愤怒的控诉,具有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 (二)杨白劳人物的性格刻画 杨白劳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四个部分的不同情绪变化,主要是通过四个部分的旋律变化和节奏变化表现出来的。下面就《杨白劳》唱段的钢琴伴奏音乐,谈一谈该唱段是怎样通过杨白劳的性格刻画来表现其审美特征的。 《杨白劳》的音乐总共由四个部分六十小节组成。音乐作品开始时钢琴的演奏,表现杨白劳形象的主要曲调,紧接着,由杨白劳唱出这个旋律的主题。缓慢、低沉、忧伤的旋律,概括出杨白劳受苦受难、忧虑重重的心情,使得观众在杨白劳这个人物一亮相时就对他的性格有了个大概的了解。因此,杨白劳这个人物在《杨白劳》主题音乐的演奏中亮相,表现了杨白劳在风雪中无力地走来,并诉说着,给人留下了外出躲账七天才回家过年的人物形象。第二部分音乐刻画了杨白劳回到家后,刚与女儿喜儿团聚,又被逼租上门的黄世仁等拉到黄家去。在黄家,猛听到叫喜儿顶租子。这部分的旋律骨架保留了主要音调,节奏紧缩,出现了三连音。这时的三连音与每拍四个十六分音符的交替进行,给观众的印象是节奏错综复杂,刻画出杨白劳内心的惊慌与不安。第三部分音乐由五个降号的降a徵调式转到了带有五个升号的升c商调式上,旋律骨架、节奏基本上是变化再现了第一部分的音乐,描写的是杨白劳从黄家回到自己家的情景。看着睡着了的喜儿,杨白劳内心不安。旋律中是高音c的延长记号出现,描写了杨白劳对喜儿忏悔的情景,刻画出杨白劳无奈、绝望等深沉复杂的内心世界。第四部分音乐的调式调性,又回到五个降号的旋律中,唱腔中融进了说白,描写了杨白劳对自己悲惨命运的满腔悲愤、对喜儿命运的无能为力、旧势力逼迫着他走上绝路时的沉重心情。《杨白劳》唱段音乐作品一层层、一步步地把这个人物性格的各个方面展示给人们,并且通过节奏的变化、旋律的变化、调式调性的变化,以及说白的加入,使得这个人物的形象饱满和丰富起来。 (三)《杨白劳》唱段的人物塑造 《杨白劳》的四个唱段,是故事发展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不论是从歌词内容的描述还是从旋律进行上,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有它的审美欣赏性。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歌词中透露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