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讲 犯罪论体系 刑法总论课件教程教案.ppt
三、日本的犯罪阶层体系 继受德国犯罪阶层体系,但通行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与有责性三阶层犯罪论体系。 行为作为独立阶层的观点没有被普遍接受。理由: 大冢仁教授:行为作为处于犯罪概念的核心的东西,当然也应该作为犯罪成立要件来考虑。但是,在以罪刑法定主义为基本原则的今日刑法学上,犯罪必须是符合刑罚法规所规定的构成要件的东西,作为犯罪的构成要素,不应该把单纯的行为本身而应该以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作为问题对待。在犯罪论的基底上所思考的行为,毕竟只不过是刑法判断的对象,不能成为关于犯罪成立与否的刑法判断标准。 四、英美法系犯罪构成模式 英美法系的犯罪构成模式是双层结构的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由犯罪本体要件和责任充足条件组成。 本体要件包括犯罪行为和犯罪心态,责任充足条件即合法辩护理由。 犯罪本体要件是刑事责任的基础。具备本体要件时,若无合法辩护理由,即成立犯罪。 责任充足要件是在具备犯罪本体要件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行为人在具备何种条件时可以不负刑事责任。对责任充足条件的规定,不是采取正面规定的方法,而是将排除或限制责任的事由类型化,在具备这样的事由时,即可减免责任。 犯罪的本体要件 1、犯罪行为(ACTUS REUS) 拉丁文中的ACTUS REUS 是指罪恶的行为,广义是指犯罪心态以外的一切犯罪要件,即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包括犯罪行为、犯罪结果和犯罪情节。 MPC采取狭义的解释,即专指有意识的行为。根据这样的理解,犯罪行为的构成要素包括行为(ACT)和意识(VOLUNTARINESS)。 犯罪行为的形式有作为、不作为和持有三种。 作为(ACTION)是积极的身体动作。 不作为是消极的身体动作。不作为(OMISSION)总是与一定义务联系在一起。不作为义务的来源主要是法律规定和职务要求。 第三犯罪行为形式:持有(POSSESSION) MPC: “如果持有人有意识地获得或接受了该持有物,或者在能够终止其持有的充分时间内知道自己控制着该物,则此种持有即为一种行为。” 对物品的控制状态,通常起始于作为,如取得、收受等,以不作为维持其存在状态,具有作为与不作为相交融的特点。 持有本身是一种状态,没有积极动作,即区别于作为,也有异于不作为。因此,一般认为,持有是与作为、不作为并列的一种犯罪行为。 2、犯罪心态(MENS REA) 犯罪心态:行为人在实施社会危害行为时的应受谴责的心理状态。 犯罪心态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规范内容——应受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谴责与否定; 二是心理内容,具有知和意的心理要素,即认识行为性质以及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并且表明对行为和结果的意向。 犯罪心态是规范内容和心理内容的统一。 承认犯罪心态的规范内容,就能够说明疏忽过失为什么要受到法律的否定评价(因为在此情况下,与其说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有什么心理态度,不如说,社会需要否定这种疏忽大意),也能够说明正当防卫中没有犯罪心态而防卫过当中却存在犯罪心态(因为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区别不在心理要素,而是行为应受社会谴责。) 承认犯罪心态的心理内容,就能够说明犯罪心态是人在精神状态正常情况下的一种心理活动,从而排除精神病在发病期间具有犯罪心态,就能够说明行为应受社会谴责的主观根据。 规范内容是犯罪心态的客观标准,心理内容是犯罪心理的主观根据。两者构成了完整的犯罪心态。 CULPABILITY 犯罪心态的上位概念:体现犯罪心态的社会评价。具体心态形式主要规定心理要素。 心态模式——以MPC的四种犯罪心态模式: 蓄意(Purpose Or Intention)。即自觉希望实施某种特定行为,或者自觉希望发生某种特定结果; 明知(Knowledge)。即认识到行为的性质并且自觉实施这种行为; 构成要件该当性的判断: A、故意定位的改变: 该体系不仅确定了主观构成要件,而且将原本定位为罪责要素的故意移到构成要件阶层,即故意是主观构成要件,故意是构成要件故意。 B、故意定位的改变源于目的行为论 Welzel1931年提出行为概念,从批判自然主义与新康德主义的价值二元论的存在论出发,主张行为的目的性,进而认定主观构成要件与客观构成要件不可分论。 Welzel目的行为论: 人的意志行动是自我依照决定向“实现所欲”而前进,它由目的性所决定,先有了对结果的计划,再设定足以实现这个结果的方法,这整个实现结果的过程并非单纯的因果律动,而是一种有目的意义的关系,因果关系只是这个目的关系的部分成分而已。 原因是因果过程的构成要素,而结果的实现则是主体自己的行为,能够成为刑法评价对象的存在客体不是因果关系,而是建立在目的性基础上的主体与结果之间的目的关联。 主观构成要件与客观构成要件不可能完全拆开,客观构成要件决定于主观的运作定律或至少与主观的运作定律相关,而目的性决定则是罪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五篇 章 语法 第五节 变换 语言学概论PPT .ppt
- 第五篇 章 语法 第六节 语言的结构类型 语言学概论PPT .ppt
- 第五篇 章 语法 第四节 句法结构 语言学概论PPT .ppt
- 第五篇 章 语法1词类 《汉语素质教程》.ppt
- 第五篇 章 语法第一节 语法概说 语言学概论PPT .ppt
- 第五篇 章 调整图像色彩 中文版Photoshop CS3图像处理实用教程(课件).ppt
- 第五篇 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演化 政治经济学(第二版) .ppt
- 第五篇 章 跨国公司和国际投资地理 世界经济地理课件.ppt
- 第五篇 章 转场特效的应用 Premiere Pro CS4 .ppt
- 第五篇 章 轴测图 画法几何及阴影透视课件.ppt
- 2025年天津市工业仓储项目选址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新解读《GB_T 31437 - 2015单元式通风空调用空气 - 空气热交换机组》最新解读.docx
- 新解读《GB_T 31440 - 2015封闭式收费用非接触式IC卡收发卡机》最新解读.docx
- 2.2《红烛》课件(共2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2025年天津市居民区附近爆破工程噪声控制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x
- 新解读《GB_T 31441 - 2015电子收费 集成电路(IC)卡读写器技术要求》最新解读.docx
- 新解读《GB_T 31443-2015冰雪天气公路通行条件预警分级》最新解读.docx
- 新解读《GB_T 31445-2015雾天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控制条件》最新解读.docx
- 2025年上海市危化罐仓智能化库存管理平台搭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漱口水在口腔医院配套销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