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篇 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工程力学 .ppt
割线弹性模量 用于基本上无线弹性阶段的脆性材料 脆性材料拉伸时的 唯一强度指标: sb←试样拉断时横截面 上的真实应力。 铸铁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 8.5 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试件和实验条件 常温、静载 一、低碳钢压缩 金属材料的压缩试样一般都制成很短的圆柱,以免被压弯(参考16 章压杆稳定),圆柱高度约为直径的1.3~3倍。混凝土、石料等则制成立方体的试块。 d0 h0 粗短圆柱体:h0=1~3d0 低碳钢压缩变扁,不会断裂,由于两端摩擦力影响,形成“腰鼓形”。 低碳钢压缩的应力应变曲线 在屈服阶段以前,低碳钢压缩力学性能与拉伸力学系能相同。在屈服阶段以后,试件越压越扁,横截面面积不断增大,抗压能力也继续增高,因而测不出压缩时的强度极限。 二、铸铁压缩 铸铁压缩的应力应变曲线 压缩后破坏的形式: 破坏面与轴线大约成 45°~ 55° 与拉伸比较 铸铁抗压的强度比抗拉高4~5倍 其他脆性材料抗压强度也远高于抗拉强度。 脆性材料的抗拉与抗压性质不完全相同 对于脆性材料(如铸铁),压缩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为微弯的曲线,试件压断前出现明显的屈服现象,并沿着与轴线45—55度的斜面压断。 σc—压缩强度极限(约为800MPa)。它是衡量脆性材料(铸铁)压缩的唯一强度指标。远大于拉伸时的强度极限 三、部分常用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 一、 安全系数和许用应力 要使构件有足够的强度,工作应力应小于材料破坏时的极限应力 工作应力 为了保证构件的正常工作和安全,必须使构件有必要的强度储备。即工作应力应小于材料破坏时的极限应力的若干分之一。 极限应力 塑性材料 脆性材料 8.6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强度计算 一、 实验的基本情况 要对杆件进行强度、刚度分析,除了要进行应力和变形计算以外,还必须了解组成杆件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变形、破坏等方面的特性。它主要通过实验来测定。实验均是在常温下,宜缓慢平稳的方式进行加载的,也称为常温静载试验。 8.4 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1. 拉伸试验的目的 A、测定低碳钢拉伸的力学性能。 B、测定灰口铸铁的抗拉强度。 2. 试验仪器 A、液压式万能试验机 C、观察低碳钢拉伸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并绘制拉伸曲线。 B、游标卡尺 3. 液压式万能试验机 万能试验机 4.试件和实验条件 试件和实验条件 常温、静载 1)拉伸试验的试件 国家标准GB6397—86《金属拉伸试验试样》 L0 d0 0.8 L0 d0 0.8 试件中段用于测量拉伸变形,此段长度称为“标距”L0,两端较粗部分是夹持部分,为装入试验机夹头用。 长试件: 短试件: 1. 低碳钢拉伸试验的过程 (1)在画线器上对试件画上标距,并在其内分若干等分格。 (2)量试件直径。 (3)估计所需要的最大载荷,选择测力度盘。 (4)调整试验机,装卡试件。 (5)加载,观察试件拉伸时的四个阶段,记录数据,绘制F -DL曲线。 (6)关闭送油阀,关闭油泵电机,打开回油阀,取下试件。 (7)测量断后数据,分析整理数据。 低碳钢的拉伸 二、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2. s-e 曲线图 由测量得到的F -DL曲线可以转换为s-e 曲线。 纵坐标——试样的抗力F(通常称为荷载) 横坐标——试样工作段的伸长量 3. 低碳钢Q235拉伸曲线的四个阶段 对低碳钢Q235试件进行拉伸试验,通过s-e 曲线,整个试验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弹性阶段 屈服阶段 强化阶段 局部变形(颈缩)阶段 低碳钢试样在整个拉伸过程中的四个阶段: (1) 阶段Ⅰ——弹性阶段 变形完全是弹性的。 弹性阶段 Oa段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弹性模量E是直线Oa的斜率 直线部分的最高点a所对应的应力称为 比例极限,sp Oa段材料处于线弹性阶段 ab段不再为直线,但解除拉力后变形仍可完全消失(弹性变形),材料只出现弹性变形的极限值---弹性极限,st 当应力大于弹性极限后,若再解除拉力,则试样会议留下一部分不能消失的变形---塑性变形。 (2) 阶段Ⅱ——屈服阶段 在此阶段伸长变形急剧增大,但抗力只在很小范围内波动。 应力基本保持不变,应变显著增加?屈服/流动 此阶段产生的变形是不可恢复的所谓塑性变形;在抛光的试样表面上可见大约与轴线成45°的条纹,这是由于材料内部相对滑移形成的,称为滑移线( ,当α=±45°时τa 的绝对值最大)。 屈服阶段 在屈服阶段内的最高应力和最低应力称为上屈服极限和下屈服极限。 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技术能手选拔赛试题调幅广播(含答案).docx VIP
- SL 489-2010_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规程.pdf VIP
- 2025甘孜州委统一战线工作部选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GB51251-2017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正式版).docx VIP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docx VIP
- 机械电子工程系本科毕业设计指南.docx VIP
- 信息化系统安全运维服务方案设计.docx VIP
- 妇产科会阴按摩术.pptx VIP
- 中信大厦(中国尊)全生命周期管理路径探索及实践.pdf VIP
- 年春季高考数学真题.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