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单元操作安全生产技术版本课件.pptVIP

化工单元操作安全生产技术版本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工单元操作安全生产技术版本课件

* * 案例分析 2008年10月22日20时15分,某助剂厂酒精蒸馏釜因超压发生爆炸,造成4人死亡,3人重伤。 该厂某车间酒精蒸馏的工艺过程,是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酒精(主要是水、酒精和少量氯化苄等的混合液)回收,再用于生产。 案例分析 工艺过程:将母渣(废酒精)储罐中的母液抽至酒精蒸馏釜,关闭真空阀并打开蒸馏釜出料阀,使釜内呈常压状,然后开启蒸汽升温,并将冷凝塔塔下冷却水打开。待釜内母液沸腾时,及时控制进汽量,保持母液处于沸腾状态。馏出的酒精蒸气经冷凝塔凝结为液态经出料阀流出。通过釜上的视镜看母液下降的位置是否趋于蒸完。 案例分析 酒精蒸馏釜容积为20000 L,夹套加热工作压力为0.25 MPa (额定压力为0.6 MPa),事故前夹套蒸汽压力估算为0.5 MPa左右。酒精蒸馏釜釜体与釜盖由46个橄榄螺栓连接,其破坏强度为1.38x106~20.3x106 N。当时釜内有约1 m3酒精,当夹套蒸汽压力达0.5MPa、釜内酒精蒸气作用力为172x106N时,便可把釜盖炸开(查当班锅炉送汽压力为0.85MPa)。 * * 案例分析 原因分析: 酒精蒸馏釜出料阀没有开启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由于出料阀未打开,当开通蒸汽升温后酒精蒸发,使蒸馏釜从常压状态变为受压状态;当釜内酒精蒸气压力超过釜盖螺栓的密封力时,将釜盖冲开,大量酒精蒸气冲出后与空气迅速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遇火源瞬间发生化学爆炸。 10.2 精馏过程的安全 1.管道管件连接处容易泄漏,可燃易爆蒸汽和气液混合物与空气接触具有着火的可能。 2.气密性破坏的原因可能是系统内压力过高、腐蚀、机械损伤和振动。 3.分离装置的孔、设备和管道被堵塞可能导致塔内压力升高,可能引起设备破坏。 4.精馏塔须安装压力和温度自动调节器、自动连锁装置以及安全阀或防爆膜,向大气或火矩系统的排放管线。 10.3 精馏塔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1 1995年1月6日,南京化工厂一车间硝基苯工段发生爆炸。 事故起因:精制岗位初馏塔进料不通,导致岗位停车。直接原因是精馏塔釜下面密封失效,导致再沸器下封头局部化学爆炸;另一原因可能是再沸器列管上部分暴露于气相中,硝基酚、二硝基苯等烘烤过热,引起分解爆炸。事故造成7人灼烧受伤。 10.3 精馏塔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2:1996年江苏某化工厂硝基苯爆炸,事故原因是精馏塔釜在排放焦油时,由于釜壁和再沸器列管积碳,焦油没有排净;精馏塔填料中冷凝的硝基苯回流到塔釜中;初馏塔内物料抽入到精馏塔釜。由于精馏塔釜和再沸器残余物料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冷却,又因拆开上封头时塔内还处于高真空状态,使大量空气吸入,与釜壁和列管内壁积碳氧化燃烧,急剧加热物料,最终导致硝基苯热分解爆炸。这次事故当场炸死2人,再沸器的下封头炸开并插人地下约0.6米深,爆炸的气浪和冲击波使远离现场80米处的办公楼门、窗玻璃大部分被冲碎。 案例3:甲醇精馏塔爆炸事故 1991年6月26日,日本狮子株式会社千叶工场,在 “α-磺基脂肪酸酯”生产中,由于甲醇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微量的甲基过氧化物,并在精馏塔停止运转过程中,在局部从0.1%浓缩到百分之几十而发热,导致精馏塔发生爆炸。 α-磺基脂肪酸酯生产设备于1991年1月完成,2月进入正常运行。6月19日21时35分,磺化反应装置启动,20日2时46分,回收甲醇开始供给甲醇精馏塔。26日8时9分,磺化反应装置停车;9时06分,停止向精馏塔供给回收甲醇,同时减小再沸器的蒸气量,将精制甲醇的馏出量从正常的350kg/h降至150kg/h,之后保持“待机状态”(回流比12); 案例3:甲醇精馏塔爆炸事故 9时55分,为了使甲醇和水更好地分离,浓缩甲醇全部返回塔内进行“全回流操作”;10时05分左右,停止向塔内回流,并增大再沸器的蒸气量,精馏塔内的甲醇残液全部从塔顶推出进入“焚烧操作”;10时15分左右,爆炸发生(事故发生前0.2s,工艺温度和压力没有异常)。 爆炸发生在精馏塔上部(从第5层至第26层约7m),塔顶至第4层落至地下,大部分散落在半径为900m的范围内。据推算,爆炸当量相当于10-50kg TNT。爆炸造成2人死亡,13人受伤。精馏塔完全破坏,塔周围50m内的窗户玻璃全部损坏,工厂319个场所遭破坏。 案例3:事故原因分析 1.在漂白过程中,残留的无水硫酸和添加的甲醇发生副反应生成甲基硫酸,并在酸性条件下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甲基过氧化物,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不稳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速分解。 2.在正常运行时(回流比为5),甲基过氧化物最大浓度不超百分之几,在进行“全回流操作”时,甲基过氧化物的浓度被浓缩到百分之几十。 3.当日中和工段的pH计发生故障,中和的烧碱量减少,溶液呈酸性,甲基过氧化物不易分解,导致它在塔内的滞留量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