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压铸模具技资料汇总
GB/T8844-2003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T8844-1988压《铸模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GB/T8844-198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在标准的编排上作了修改,并增加了“前言”和 “规范性引用文件”;
增加了3.2模具成型零件和浇注系统零件所选用的材料应符合相应牌号的技术标准i,’
— 对模具成型零件和浇注系统零件的热处理硬度作了调整;
— 拔“模斜度”根据术语标准统一改为 “脱模斜度”。“制造者、制造单位”统一为“供方”,“订购方”
改为 顾“客”;
— 对复位杆的合模位置重新进行了界定,使其更加确切;
— 对5.6模具质量稳定性检验”的内容作了调整;
— 取消了定模、动模镶块平面与定模、动模套板齐平的要求;
— 取消了推杆与型面齐平的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3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风科技汽车制动系统公司、成都兴光压铸工业有限公司、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
广州型腔模具厂、上海皮尔博格有色零部件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召岭、黄志禄、蔡紫金、张连根、翁史振、廖宏谊、李红英、冯伯淳。
本标准于 1988年2月首次发布,2003年第一次修订。
GB/T8844-2003
压 铸 模 技 术 条 件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压铸模的要求、验收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有色金属压铸模的设计、制造和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丁196-1981 普通螺纹 基本尺寸
GB/T197-1981 普通螺纹 公差与配合
GB/T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
GB/T1804-2000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4678.1-4678.19-2003 压铸模零件
3 零件技术要求
3.1 设计压铸模宜选用GB/T4678.1-4678.19规定的压铸模零件。
3.2 模具成型零件和浇注系统零件所选用的材料应符合相应牌号的技术标准。
3.3 模具成型零件和浇注系统零件的推荐材料和热处理硬度见表 10
表 1 ‘
硬度/HRC
模具零件名称 模具材料
用于压铸锌合金、镁合金、铝合金 用于压铸铜合金
型芯、定摸镶块、动模镶块、活动镶 4Cr5MoSiV1 44-48
块、分流锥、推杆、浇口套、导流块 3Cr2WSV { 44^-48 38 42
3.4 压铸锌、镁、铝合金的成型零件经淬火工艺处理后,成型面如果需要进行渗氮处理,渗氮层深度应
为0.08mm-0.15mm,硬度600HV
3.5 模具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应符合图样要求。
3.6 模具零件不允许有裂纹,成型零件表面不允许有划痕、压伤和锈蚀等缺陷。
3.7 成型部位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 2 单位为毫米
基本 尺寸 镇10 10~ 50 50- 180 180-400 } 400
极限偏差值 士 0.03 士 0.05 士0.10 }
3.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