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 治家单元检测2 新人教版选修4.docVIP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 治家单元检测2 新人教版选修4.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 治家单元检测2 新人教版选修4

一(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大地在我脚下……夷平六国是谁,哪个统一称霸,谁人战绩高过孤家?”请问这首主题歌所描述的是中国古代的哪位帝王(  ) A.秦始皇B.唐太宗 C.汉武帝D.康熙帝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中的“夷平六国”“统一称霸”等信息可以看出该主题歌描述的是秦始皇。 2.以下是秦朝从中央到地方官僚机构的一幅简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秦朝代表中央负责监察郡县官吏的是(  ) A.御史大夫B.郡守 C.县令D.监御史 答案 D 解析 秦朝在中央机构中行使监察职能的是御史大夫,但在地方机构中代表中央御史大夫行使监察职能的则是郡一级的监御史。正确选项是D项。 3.秦始皇统一国家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国家统一,其中最有利于消除地方与中央对立的举措是(  ) A.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B.实行分封制 C.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 D.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历史理解能力。题中涉及的是地方与中央,A项属于中央机构与此无关,B项分封制与秦朝无关,D项促进交流,有利于控制地方,但不是最主要的。C项则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来体现,有利于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4.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13年咸阳一位商人坐马车来到象郡,用他携带的200枚秦半两钱买了三个象牙和109斤水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记载(  ) A.属实B.不可能是事实 C.不能判断D.有可能是事实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秦当时已“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货币“半两钱”,增设象郡,并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因此史书记载的有可能是事实。 5.历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要理解其中关于秦始皇的评论,可能需要依据(  ) A.统一文字、焚书令、秦朝速亡 B.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秦朝速亡 C.焚书令、秦朝速亡、科举制度 D.焚书令、秦朝速亡、后世没有采用该手段 答案 D 解析 秦始皇“不要人民读书”,发布了焚书令,但秦朝迅速灭亡了。汉武帝采用的是另一种形式“要人民只读一种书”,成功了。证明这种评论的依据是秦朝的政策和史实及后世的成果,故D项正确。 6.唐太宗自评:“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这段话体现的唐太宗的统治思想是(  ) A.“存百姓”B.知人善任 C.济世安民D.轻刑薄赋 答案 B 解析 据“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可判断材料反映了唐太宗的用人思想,故选B。 7.唐太宗对少数民族采取多种策略,既有战争,也有和亲,唐朝通过对东突厥的战争(  ) ①解除了来自北方的严重威胁 ②巩固了北方的边防 ③加速了汉族与突厥族经济文化的联系 ④限制了突厥族社会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 通过汉族与突厥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突厥族社会经济的发展。 8.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生动地刻画了“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下列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安康,是封建时代有名的“治世” B.唐太宗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C.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是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 D.隋末农民战争迫使唐高祖吸取教训,调整政策,从而出现了“贞观之治” 答案 C 解析 “贞观之治”是建立在封建剥削基础上的,“百姓富足安康”有误,排除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唐太宗的个人因素固然非常重要,但并非决定性因素,排除B、D项,故选C。 9.唐太宗的开明政策和贞观年间的一系列制度创新,造就了当时唐朝的哪些时代风貌(  ) ①兼收并蓄 ②博大开放 ③昂扬进取 ④经济繁荣,无土地兼并 A.①②③B.①②③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均是其时代风貌。在唐太宗时期存在土地兼并,只是不严重,因为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④错。 10.唐太宗在《帝范》中写道:“若崇美以广德,则业泰身安,若肆情以从非,则业倾身丧。且成迟败速者国基也,失易得难者天位也。可不惜哉!可不慎哉?!”这表明晚年的唐太宗(  ) A.基本上对自己的统治持否定态度 B.注重反省和总结经验教训 C.美化自己并掩饰统治期间的过错 D.对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已无兴趣 答案 B 解析 解题关键是明白题干中材料的意思。从“若……则……”可以看出这是晚年的唐太宗的自我反省,表明晚年的唐太宗注重反省和总结经验教训。 11.在郑成功收复管理台湾二十多年后,踞守于台湾的郑经之子郑克塽又投降清朝,对这两种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 A.两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