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等生百日冲刺系列之专题11: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教师版)
优等生百日冲刺系列之专题11: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基础勤梳理
名篇名句不离口
易错成语勤温习
1.前些日子,恐怖分子袭击纽约世贸大厦一事成了炙手可热的新闻题材,世界各国新闻媒体竞相报道,现在,人们关注的是美国如何对恐怖分子采取军事行动。(炙手可热,只用于人,不用于事。)
2.青年人朝气蓬勃,奋发向上,他们以无所不为的探索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贬义。)
3.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事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用反了。改为“事半功倍”。)
4.春节期间,王府井大街上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天黑还不绝如缕,热闹极了。(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这里应该用“络绎不绝”。)
5.神话是世代相承的口头文学,其中不少创作于有史创作以前。(世代相承,侧重“继承”。这里宜用“世代相传”。)
写作素材常积累
备考话题:
经典素材:
孔子跟师襄学琴。开始时,学了一支曲子,练了10来天,他还在不停地练。师襄说:“差不多了,再学另一支曲子吧!” 孔子说:“我才学会了谱子,还没有掌握技法啊!”过了一些时候,师襄让他学另一支曲子。孔子说:“我还没有体会出这支曲子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呢。”又过了一段时间,他说还弄不清作曲子的是什么样的人,就继续弹练下去。过了好长一段日子,有一天,孔子兴奋地跑来对师襄说:“我已经了解曲子的作者了。黑黑的面孔,高高的身材,两眼仰视,一心想着以德服人、感化四方,除了周文王,还有谁是这样的呢?”师襄高兴地说“一点不错。这支曲子,叫做《文王操》啊!”
时新素材清词丽句背一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初发夷陵【注】
陆游
雷动江边鼓吹雄,百滩过尽失途穷。
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
俊鹘横飞遥掠岸,大鱼腾出欲凌空。
今朝喜处君知否,三丈黄旗舞便风。
【注】宋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奉诏从四川东归浙江,此诗是他从夷陵(在今湖北宜昌)出发时所作。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首诗的写法很像杜甫的《登高》,全篇着眼时空距离的展示,有咫尺万里的气势。
B.湍急的江流和一个接着一个的险滩,使人感到心胆破的危险,好像走到了绝境之中。
C.“地辟天开”是耳目所不及的,却偏要说在“指顾”之中,又把延伸的空间扯远了。
D.俊鹘是“横飞”,大鱼是“腾出”,纵横交错自下而上,从大处落笔写得细致入微。
E.杜诗妙在将立意恢宏与笔触细腻等对立的审美范畴和谐统一,陆游诗深得此中三昧。
2.作者因何而“喜”?全诗是怎样体现这一情感的?【答案】
1.CD
2.第一问:①过尽险滩,诗人顺风顺水,视界开阔、心胸开朗之喜;②奉诏东归,诗人预感将身担大任,要有一番作为之喜。第二问:①全诗采用由远及近的写景视角,时空开合设计巧妙,以山平水远、苍茫开阔的景色来抒发胸中块垒;②实写眼前之景却达到目力所不及的地方,于是引出“地辟天开”的想象中的境界,虚实结合构成一个壮阔宏伟的境界,以此来展现人生抱负;③以比喻的手法极写战鼓雷动、浪涛拍打江岸的声响,动静结合互相映衬,从“百滩过尽失途穷”和“大鱼腾出欲凌空”,来表达难抑的喜悦之情。
【解析】
1.试题分析:C项,延伸的空间是被“拉近”了。D项,是自上而下,从小处落笔。
2.试题分析:首先概括原因“过尽险滩”“奉诏东归”,然后分析手法,注意从情景交融、虚实结合以及比喻的修辞的角度分析。
点睛:诗歌的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等,还有借助特殊的方式抒情如用典、对比、细节描写等,答题时根据具体的诗歌具体的分析,此题主要是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答题时要结合诗歌做具体的解释。此题主要从情景交融、虚实结合以及比喻的修辞的角度分析
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完成下列小题。
咏钱
【唐】罗隐
志士不敢道,贮之成祸胎。
小人无事艺,假尔作梯媒①。
解释愁肠结,能分睡眼开。
朱门狼虎性,一半逐君回。
咏钱
【唐】徐寅
多蓄多藏岂足论,有谁还议济王孙。
能干祸处翻为福,解向仇家买得恩。
几怪邓通②难免饿,须知夷甫③不曾言。
朝争暮竞归何处,尽入权门与幸门。
【注】①梯媒:媒介。②邓通:蜀郡南安人,汉文帝男宠;凭借与汉文帝的亲密关系,依靠铸钱业,广开铜矿,富甲天下。景帝即位,邓通被革职,其家产被没收,饿死街头。③夷甫:《世说新语》载王夷甫清高,“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罗诗第一联,深刻东西了金钱的危险性的一面,颇具警示意味。
B.徐诗第二联,揭示了金钱在社会生活中翻云覆雨的巨大力量。
C.罗诗对小人的钻营表现出深深的蔑视,徐诗对邓通的命运表现出深深的同情。
D.两首诗都较强烈地表达了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仁爱版七年级下册英语课件Unit6 Topic 1 Section A(共32张PPT).ppt
- 仁爱版七年级下册英语课件Unit 8 Topic 1 Section C (共28张PPT).ppt
- 仁爱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第一章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共16张PPT).ppt
- 仁爱版七年级下册英语课件Unit6 Topic 2 Section D(共23张PPT).ppt
- 仁爱版八年级下册英语课件Unit 5 Topic 1 Section A (共23张PPT).ppt
- 仁爱版九年级下册专题八 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3 金属的锈蚀和防护(共15张PPT).pptx
- 仁爱版七年级下册英语课件Unit6 Topic 1 section B(共28张PPT).ppt
- 仁爱版八年级下册英语课件Unit 5 Topic 1 Section C (共21张PPT).ppt
- 仁爱版八年级下册英语课件Unit 5 Topic 1 Section D (共22张PPT).ppt
- 仁爱版八年级下册英语课件Unit 5 Topic 1 Section B (共25张PPT).ppt
- 优等生百日冲刺系列之专题12:名句名篇默写(学生版).doc
- 优等生百日冲刺系列之专题12:名句名篇默写(教师版).doc
- 优等生百日冲刺系列之专题8:诗歌鉴赏之形象(学生版).doc
- 优等生百日冲刺系列之专题7:文言文阅读之分析综合和文学常识(学生版).doc
- 仁爱版八年级下册英语课件Unit 7 Topic 2 Section A (共23张PPT).ppt
- 优等生百日冲刺系列之专题8:诗歌鉴赏之形象(教师版).doc
- 优等生百日冲刺系列之专题9:诗歌鉴赏之感情或思想内容(学生版).doc
- 优等生百日冲刺系列之专题9:诗歌鉴赏之感情或思想内容(教师版).doc
- 仁爱版八年级下册英语课件Unit 8 Topic 2 Section B (共26张PPT).ppt
- 仁爱版八年级下册英语课件Unit 8 Topic 3 Section A (共21张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