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第三中学校八年级历史北师大版上册《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课件共26张.ppt

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第三中学校八年级历史北师大版上册《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课件共26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第三中学校八年级历史北师大版上册《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课件共26张

   学生甲(国民革命军总领导):同志们,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主要是讨论和制定一下北伐战争的战术方针。大家都知道,我们革命军总共有8个军,10万人。而我们的敌人:吴佩孚有20万,控制着湖北、湖南、河北和河南地区,孙传芳也有20万,控制着浙江、江苏、福建、安徽、江西五省,张作霖控制着东北三省及京津地区,有兵35万。也就是说,我们的10万军队要对付敌人75万,形势对我们很不利,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战略战术,才能打好这场仗。    学生乙:我们可以将兵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进攻吴佩孚,一部分进攻孙传芳,最后联军进攻张作霖。    学生丙:这样不好。吴佩孚和孙传芳各有兵力20万,而我们只有10万,再分兵的话兵力就更少,也就是要以5万对付20万,胜算很小啊。    学生丁:对。以5万对付20万,胜算确实很小。不过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兵力集结起来,先进攻吴佩孚或者先进攻孙传芳,然后一个一个地消灭。   学生丙:这样也不行。因为,如果我们先攻打吴佩孚,而孙传芳却挥师来攻打广州,来一个围魏救赵,我们的后方就会有危险。况且,还有张作霖,如果他们联合起来,那怎么办?   学生丁:不用怕。因为吴、孙、张三派军阀之间为各自利益,已是矛盾重重了;如果我们把主力放在打吴佩孚,然后用一小部分兵力进入江西、福建牵制孙传芳的兵力,等消灭吴佩孚的主力后,再把这部分主力挥师向东进入江西,配合先行的小部分兵力,消灭孙传芳,最后再挥师北上,消灭张作霖。 学生乙、丙、戊、已:(拍一下桌子)大声说:好! 学生甲:好。那咱们就采取这样的战术。众将们听令。 学生乙、丙、丁、戊、已:到。 学生甲: XXX 、 XXX 、 XXX ,你们率主力沿粤汉铁路进攻两 湖,矛头直指吴佩孚的老穴武汉,由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作为先头 部队。 学生乙、丙、丁:(站起敬礼)是! 学生:XXX,你率一小部分军队进入江西,保护主力部队的 侧翼,并准备进攻江西的孙传芳部队。 学生戊:(站起敬礼)是! 学生甲:XXX,你率一小部分兵力进入敌人兵力空虚的闽、浙 地区。最后,我们再会师北上一起攻打张作霖。 学生已:(站起敬礼)是! 学生甲:同志们,努力吧!待到直捣黄龙时,再与诸君痛饮。     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设计说明:本环节不仅让学生广泛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且通过会议场景的模拟(结合“北伐战争进军形势图” ),使北伐战争场面生动活现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也使历史课堂得以“活化”,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北伐战争。                 环节三:战地采访    知识拓展:假如你是北伐战争时的一名报社记者,跟随叶挺独立团进行报道。请你写一篇战地新闻。   设计说明:学生根据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完成新闻写作。通过这一环节,实现了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了学生加工和驾驭收集资料的能力以及丰富的想像力;同时,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 *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上册讲义 学 科网 【内容标准】 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国民革命时期黄埔军校创建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史实,感知大革命的时代特征。 识读“北伐战争进军形势图”,学会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认清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理解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书指导,设置“小小擂台”等内容,了解黄埔军校对中国近代革命的贡献。 结合“北伐战争进军形势图”,设置会议场景模拟,体现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过程。   通过观看《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视频资料和讨论,认清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本质,概括总结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国民革命是顺应时代潮流,推动中国走向进步的重要历史事件,在国民革命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明确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初步认识它的本质。 二、教材分析   本课讲述的是1924-1927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的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历史。本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内容,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本课选取了国民革命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历史事件 ——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生动地向学生展示了大革命时代。本课最后一目“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反映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