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下第二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共27张.ppt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下第二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共27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下第二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共27张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 列宁 斯大林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改革 解体 1991.12.21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知识结构 1917.11.7 1、历史背景: 我们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称为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非常时期”主要是指苏俄 A.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B.生产力水平落后 C.面临内部叛乱和外部干涉 D.遭遇旱灾,粮食匮乏 苏俄进入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1918——1920) 2、目的: 领域: 3、内容 ①农业: ②工业: ③贸易: ④分配: 实行余粮收集制 大中小企业全面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 实物配给制 4、特点 苏维埃政权面临严峻考验 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经济领域 :“战时”、“共产主义” 在国内战争期间,一位农民说他拿100卢布到粮店中购买了一百斤粮食,这是真的吗?依据是什么? 5.评价: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面对残酷的战争环境,苏维埃政府提出“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在非常时期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 ? (2)局限: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制,脱离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家取消商品生产,实行平均主义配给制,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为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1)积极:特殊历史时期中,巩固苏维埃政权的一项特殊政策;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物质的保障。 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 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中的 A.余粮收集制 B.企业国有政策 C.粮食税 D.劳动义务制 国内战争结束后,群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强烈不满 材料一:……最严重的事件是,作为彼得格勒门户的海军基地喀琅施塔得发生了反布尔什维克政府的兵变。这里的水兵大部分来自农村,十月革命中,曾作为布尔什维克党的支持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l921年初,他们出于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强烈不满,在基地举事,提出“没有布尔什维克的苏维埃”的口号,夺取了当地政府的权力。 材料二:正是这次兵变使列宁认识到,共产党的农业经济政策存在重大错误,必须果断地根本扭转。列宁当时告诉党:“农民曾经不得不去挽救国家,无报酬地缴纳余粮,但是它现在已经经受不住这样的重担”。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适应战后需要而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根因: 直因: 海军基地兵变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适应战后需要而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 国家资本主义 标志: 1921、3 俄共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内容 (1)农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工业:解除中小企业国有化 (3)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4)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 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评价 得 失 促进经济恢复发展,稳定形势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过早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 1922 苏联建立 1922年,农民契诃夫在完成了固定粮食税之后,把剩余粮食运到苏俄境内的一个集市上出售,结果应是 A、管理人员增加了他的税额 B、他被处以罚款 C、他只能售出其中一部分 D、行为合法,没有人干预 1、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 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 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 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 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 2、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 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起来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它是苏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社会主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