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湖桥的静载试验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竹湖桥的静载试验研究

青竹湖桥的静载试验研究 4 铁道建筑 RailwayEngineeringMay,2005 文章编号:1003.1995(2005)05.0004.03 青竹湖桥的静载试验研究 丘斌 (1.湖南中大勘测设计院,长沙410075;2.中南大学土建学院,长沙410075) 摘要:通过青竹湖桥成桥静载试验研究,验证18m,20m,30m空心板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及其工作 状况. 关键词:空心板桥静载试验承载能力工作状况 中图分类号:U446.I文献标识码:B 1桥梁概况 青竹湖大道京广铁路跨线桥分为左右两幅,左幅 桥跨为30nl和20nl预应力空心板结构,由于该桥与 铁路线斜交,右幅桥跨为30nl,20nl和18nl预应力空 心板,具体布置如图1.半幅桥宽布置为:0.7nl自来 水管位置+2.75n1人行道+0.5nl路缘带+11nl机动 车道+0.5nl路缘带+0.25nl隔离带.下部构造采用 肋板式桥台和双柱式墩,墩台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摩 擦桩,桥墩基础设置系梁.设计荷载城.A级,人群荷 载4.0kN/m2,行车道宽28nl,双向六车道,设计行车 速度60km/h. 为保证桥梁运营的可靠性,检验桥梁结构的承载 能力及其工作状况,对该桥进行成桥静载试验研究. \Il兰竺竺II兰竺竺ll II试验跨II~ ll 2试验目的 1)验证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 2)检验施工质量,判断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是否满 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3)检验结构的承载能力及其工作状况; 4)检验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和运营荷载等级. 3试验项目 根据结构的特点,试验项目主要以左幅为主,对 1~2,2~3,4~5等20nl跨左幅,6~7(22n1)跨右幅和 7~8(30m)跨左右幅简支梁进行测试,测试项目基本 一 致,主要有:跨中截面最大正弯矩作用下的挠度及 应力状态;偏载作用下结构的受力状态和横向分布 — —下@@@ 系数;2,5号墩帽梁控制截面应力和桥墩最大竖向 力;裂缝的出现及扩展情况. 3.1测点布置与测试方法 3.1.1梁体竖向静挠度测试 在各试验跨跨中,L/4,3/4及各支座截面布置挠 度测点,左右两侧对称布置,测点布置如图2.挠度测 试主要采用高精密水准仪进行,测试时,须找取不受荷 载影响的稳定的后视点. 3.1.2梁体控制截面应力测试 在右幅各试验跨跨中,L/4截面布置应变测点,各 截面应变测点布置参见图2.测试仪器主要采用进口 振弦式应变计.由于受到跨京广线条件限制,出于安 全考虑,对跨铁路的30m跨只在左右两幅L/4截面外 侧各布置5个应变测点,其它试验跨则在左幅跨中截 图2全桥挠度测点布置示意图 2005年第5期青竹湖桥的静载试验研究5 面布置12个应变测点. 3,1.3帽梁控制截面应力及墩顶最大竖向力测试 在2号,5号墩帽梁跨中截面沿高度自上而下布 置6个应变测点,两立柱侧面沿竖向分别布置1个振 弦式应变计,测出在桥墩最大竖向力工况及其它各种 工况下的桥墩立柱压应力,同时观测桥墩的沉降. 3.1.4裂缝观测 该桥为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理论上是不应该 开裂的.为了确保梁体的工作状态,试验过程中及加 载后,须对梁体控制截面进行详细观测,包括裂缝的出 现及扩展情况.若出现裂缝,则采用20倍的刻度放大 镜或安装千分表进行裂缝宽度量测. 3.2试验荷载 因该桥右幅设计为3车道,折减20%后按三列车 加载,偏载时为两列车.由于没有合适的标准车列,试 验时采用影响线内力等效的原则进行加载.为了提高 试验精度,所有试验车试验前均进行了称重(过磅),本 次试验共采用6辆试验车. 3.3加载工况及轮位布置 根据测试项目,共进行了l1个静载试验加载工 况,具体如表1. 表1静载试验工况 工况控制截面控制加载车辆荷载效 编号元素轮位布置组合率系数 1~2跨左幅偏载 1~2跨左幅对称加载0.98 2~3跨左幅偏载 四2~3跨左幅对称加载0.99 五4~5跨左幅最偏载 大 /,4~5跨左幅对称加载1.03 正 七6~7跨右幅偏载弯 八6~7跨右幅矩对称加载1.0l 九7~8跨左幅偏载 十7~8跨左幅对称加载1.02 十一7~8跨右幅偏载 十二7~8跨右幅对称加载1.03 十三2号墩帽梁帽梁最对称加载1.Ol 十四5号墩帽梁大弯矩对称加载1.0l 备注纵向加载轮位由试验车轴重和荷载效率系数决定 注:偏载为靠人行道偏载. 静载试验按”预加载——正式加载——卸载加载” 程序进行.预加载的目的是使结构进入正常工作状 态,消除结构的非弹性变形,同时也可检验仪器设备工 作是否正常和人员是否组织完善.加载和卸载的持续 时间以结构的变形达到稳定为原则,同时考虑温度变 化对试验造成的影响,一般为10min,且所有加载车辆 就位后需关闭发动机.当最后一级荷载加载完毕及读 数完成后,卸去桥上所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