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至民国时期徽州族谱的纂修、刊印、避讳及其家国互动关3.PDFVIP

明清至民国时期徽州族谱的纂修、刊印、避讳及其家国互动关3.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至民国时期徽州族谱的纂修、刊印、避讳及其家国互动关3

明清至民国时期徽州族谱的纂修、刊印、避讳 及其家国互动关系初探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 卞利 绪 论 明清至民国时期,地处皖南山区的徽州是一个典型的宗族社会,“大抵新安 皆聚族而居,巨室望族远者千余年,近者犹数百年,虽子孙蕃衍至一二千丁,咸 ① 有名分以相维,秩然而不容紊。” 作为宗族社会的重要标志,徽州宗族在族谱 纂修、祠堂创建、祖先祭祀和祖墓营造等方面,显示出了有别于其他地区的诸多 特征,直接促成了徽州“千年之冢,不动一抔;千丁之族,未常散处;千载谱系, ② 丝毫不紊” 社会局面的形成。尤其被作宗族“尊祖、敬宗、收族”手段和工具 的族谱,其重要性更是被强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事之最重而不宜缓者,国惟 史,家则惟谱”。③在徽州许多地区,普遍流传一种“三世不修谱,便为小人” 的戒语。④三代不修谱,被徽州人当作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无之(指族谱—— 引者注),将见贵不齿贱,富薄其贫。吾恐昭穆不分,尊卑失序。宗法不立,嫡 庶奚明?势不至等,亲又为陌路,而视陌路为亲亲者,几稀矣。吾知谱之所系匪 细也。然家之无谱,不犹国之无史乎?国无史,无以纪历代,无以征文献;家无 ⑤ 谱,无以明世系,无以溯渊源。谱之时义大矣哉!” 因此,作为记录宗族活动 的重要文献之一,明清至民国时期,徽州族谱的纂修、刊刻与管理都进入了相对 较为成熟的阶段,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族谱纂修理论和相对成熟的族谱刊刻与管理 制度,涌现出了一批专门的族谱纂修和刊刻队伍,直接推动了明清至民国时期徽 ⑥ 州族谱纂修刊刻活动的繁荣,以致形成“新安多望族,族各有谱”的社会现象。 明代中叶以后,受山多田少、人众地寡等生存压力的逼迫,大量徽州人不得 不离乡背井,外出经商,寻求生计,并迅速致富。拥资巨万的徽商商业利润源源 不断地流入徽州本土,成为纂修和刊刻族谱的雄厚物质基础。“文人发起,商人 ⑦ 助资”, 这是明清至民国时期徽州族谱纂修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明代休宁 由溪商人程天宠甚至专门斥资辑录《程氏宗谱》,⑧而类似清代婺源梅溪商人吴 ⑨ 永钥“修祀厅、葺宗谱”的行为, 在徽州亦甚为盛行。明清至民国时期,徽州 本土以及周边地区发达的印刷出版业,对徽州族谱的印刷和出版,则起到了重要 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明清至民国时期,徽州的族谱编纂非常活跃,纂修和刊刻的族谱数量巨丰, 族谱内容丰富充实、类型复杂多样,其中既有非血缘的地域性望族汇谱,如明代 嘉靖年间程尚宽等编纂的《新安名族志》和天启年间曹叔明等纂辑的《休宁名族 ①嘉庆《[歙县]桂溪项氏族谱》卷21 《风俗·龙章公梓里遗闻五则》。 ② (清)赵吉士《寄园寄所寄》卷11 《泛叶寄·故老杂记》。 ③民国《[婺源]竹马馆东李氏宗谱》卷1 下《艺文·李应芳雍正八年重修家谱纪略》。 ④乾隆《新安岑山渡程氏支谱》卷首《旧序·康熙十二年槐塘程氏显承堂重续宗谱序》。 ⑤崇祯《海阳吴氏族谱》卷首《序》。 ⑥乾隆《考川明经胡氏统宗谱》卷首《序·乾隆二十四年吴炜序》。 ⑦民国《[绩溪]龙川胡氏支派宗谱》卷首《序·章献琳序》。 ⑧万历《休宁率东程氏家谱》卷11 《明威将军程天宠小传》。 ⑨光绪《婺源县志》卷35 《人物志·义行》。 志》等,也有跨地区的具有血缘性质的某姓统宗族谱,如明成化《新安程氏统宗 世谱》、清乾隆《考川胡氏统宗谱》等。不过,在徽州族谱中,数量最多、比例 最大的还是某地一族一姓具有血缘性质的单一姓氏族谱或支谱。就族谱的名称而 言,徽州也可谓是名目繁夥,既有称宗谱、族谱、家谱、房谱、支谱者,也有称 家乘、家记、家典、世典者,如万历休宁《茗洲吴氏家记》、万历《程典》和雍 正《茗洲吴氏家典》等名目。至于与正本族谱相对应具有草谱性质的各种添丁红 簿、牌谱等,更是不胜枚举,如现存清代嘉庆年间的祁门善和程氏草谱—— 《衍 庆录》,即是祁门程氏宗族仁山门支派的添丁簿。当然,族谱名称的不同,内容 也就相应各有侧重,跨地域的单姓统宗谱如嘉靖《新安琅琊王

文档评论(0)

xyl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