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通志》对《史记》的继承与扬弃——以《游侠传》为例.docVIP

论《通志》对《史记》的继承与扬弃——以《游侠传》为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通志》对《史记》的继承与扬弃——以《游侠传》为例.doc

论《通志》对《史记》的继承与扬弃——以《游侠传》为例 第28卷第1期 No.1V01.28 宁夏师范学院(社会科学) JournalofNingxiaTeachersUnivereity(SocialScience) 2007年1月 Jan.2007 论《通志》对《史记》的继承与扬弃 —— 以《游侠传》为例 巨虹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通志》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历史学上第二部纪传体通史.《通志?游侠传》塑造了一群言必信,行 果,赴士之厄困的游侠形象,郑樵在袭用《史记?游侠列传》中部分材料的同时删去了篇前序论和篇后赞论 这些主体和精华部分,既反映出郑樵写作《通志》时对材料的取舍情况,也反映了他不同于司马迁的史学思想. 关键词:《通志》;《史记》;《游侠传》;材料取舍;史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K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491(2007)Ol一0104—05 收稿日期:2004-04-12 作者简介:巨虹(1984-),女,甘肃秦安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文献研究. 郑樵出生于两宋之交,家道中落的书香世家, 是位孤独一生而始终不得志的学者.他博览群书, 勤于治学,宋人评价:惟有莆阳郑夹潦,读尽天下 八分书.郑樵极为推崇司马迁的为人和着作: 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 书.[1]在史学思想方面,郑樵崇尚会通:百 川异趋,必会于海,然后九州无浸淫之患;万国殊 途,必通诸夏,然后八荒无壅滞之忧,会通之义大 矣哉!Ⅲ()因此力主编撰通史,反对断代为史.他 贯二帝三王而通为一家,然后能极古今之变[1] ) ,是对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吸 收;而凡着书者,虽采前人之书,必自成一家之 言的主张,更是对司马迁成一家之言的直接继 承.但郑樵对司马迁的成就并不是全盘吸收和袭 用,而是有选择地加以继承和改进.他对司马迁和 《史记》也提出了批评,认为《史记》取材不广,多聚 旧记,语言不雅.本文即以《游侠传》为例,对两书 中的《游侠传》进行比较,藉此进一步认识他们为 游侠立传的初衷,也能反映出郑樵在写作《通 志》列传部分时对《史记》材料裁剪去取的一些情 况及两人不同的史学思想. 《通志》卷180为《游侠传》,内附有刺客, 滑稽,货殖诸传,《史记》卷124为《游侠列 传》.《通志》的列传部分大多是袭用或抄录前朝正 史(古人着述,多注重义例,并不以因袭旧文为 —. 104—. 耻),与《通志》刺客传标明所引材料来自《史记》 不同,《通志?游侠传》并未特别注明所引材料来自 何书.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由三部分构成:篇 前序论,个案分析和篇后赞论.篇前序论是对游侠 整体性格的描述和评价,个案分析具体介绍了朱 家,剧孟,郭解三位游侠,二者与篇后赞论共同构 成游侠列传.《通志?游侠传》没有篇前序论,朱家, 剧孟,郭解三传与《史记》相关部分有70余处文字 出入,还补充了武帝以后万章,楼护,陈遵,原涉四 人的传记.由此可知,《通志?游侠传》中引用的材 料不只《史记》一个来源.历代正史中为游侠专门 立传的还有《汉书》,将《汉书?游侠传》与《通志?游 侠传》进行对校,发现《通志?游侠传》所补充的万 章,楼护,陈遵,原涉四人的传记的确是来自《汉 书?游侠传》,相关部分的文字出入也不是很多.可 见,郑樵虽然主张编写通史反对写断代史,史学思 想上尊马抑班,但在史料的引用上,仍没有忽视 《汉书》中的材料.当然,《汉书》也是大量地袭用了 《史记》列传部分的材料.关于《史记?游侠列传》与 《通志?游侠传》二者所记载人物的异同见下表: 作为纪传体通史,《史记》与《通志》在列传的 创作上都是以人为纲,两书有关游侠列传部 分有70余处细节上的差异,但总体而言是有着一 致性的.下面就两书重复的部分,即朱家,剧孟,郭 解三位游侠形象进行分析,探讨两书中游侠同 与异的方面. 游侠们志在扶危救困,施恩而不图报答,他们 的济人之困是体现在多方面的.游侠们的所作所 为是很难用绝对的好或坏的概念来加以划分 的.正义性和破坏性在他们那里是并存的.游侠们 以自己心目中的义作为天平.以此作为标准来 行侠仗义,快意恩仇.在把一种道德品质发展到极 端的同时.却又往往损害其他的伦理道德.属于下 层士林的游侠们也渴望早日建功立业.但由于受 条件的限制.他们只能以自己的标准,以自己的方 式来赴士之厄困. 自从司马迁为游侠立传.人们的看法就众说 纷纭,莫衷一是.有批评司马迁序游侠则退处士 而进奸雄的;有认为司马迁写《游侠列传》是批评 汉初重武轻文政策的政治的;牛运震《史记评注》 则认为:儒侠二字一篇眼目.太史公援儒称侠. 谓侠客之义有合于士君子之行也.后文则以卿相 之侠形出布衣之侠.而又称游侠之士与豪暴之徒 不同,以终一篇之旨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