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和第II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题涂黑。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对应的答题区内。
第I卷(选择题70分)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诗人之忧过人也,诗人之乐过人也。忧世乐天,固当如是。”
《红楼梦》中,神瑛侍者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则宝玉的精神中似有乐天之意;而绛珠仙子则欲随之下世为人,以一生所有眼泪还报其甘露之惠,则黛玉的精神中似更多忧世之心;宝玉喜聚,而黛玉则在聚时即以平静的心态准备迎接散的结局。这里包含着一个相反相成的人生命题。从“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来看,全篇笼罩在对人生宿命般的悲剧性感受和大忧患中。鲁迅谈到《红楼梦》时说:“悲凉之雾,遍布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诚然如此。不过,那应该是指黛玉逝后。比起林黛玉,宝玉应是后知后觉者。
《红楼梦》是一曲悲歌。从第五回离恨天、灌愁海和痴情、结怨诸名目,从《红楼梦引子》曲文:“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从四春之“元、迎、探、惜”及“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的谐音中,我们听到的是啼血的杜宇那声声的悲鸣。而那杜宇便是曹雪芹,也便是林黛玉。黛玉前身是绛珠仙子,她的知心丫环叫紫鹃。紫鹃的寓意就是啼血的杜鹃,绛珠也就是红色的血泪,黛玉正是泣血的杜鹃,而曹雪芹也是泣血的杜鹃,他寄哭泣于黛玉,寄哭泣于《红楼梦》。
黛玉善泣,《枉凝眉》曲中有“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之句。黛玉的悲泣非同凡响,感应花鸟,通于自然。第二十六回中写黛玉:“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
《红楼梦》是一部痛史。黛玉的歌哭即曹雪芹的歌哭。金陵十二钗,是作者半生感念与怀想的闺阁女子的化身,生命之花一一凋谢,怎不令作者悲慨万端,长歌当哭!读第一回中“自欲将以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与经历了国破家亡惨痛变故的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张岱所撰《陶庵梦忆·自序》比读,觉二者心绪苍凉,话语沉痛,何其相似。这里有几分忏悔、反思、不平,有几分无奈、自嘲、自傲。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语并非《红楼梦》中那块被女娲遗弃的不能补天亦不能自由行动的顽石的伤心哀叹,而是作者的愤世之语、牢骚之语,是欲有所为而不能为、不可为的伤心之语,是冷眼观世、白眼看人的狂傲之语,是洞察古今、彻悟人生的佛道之语。总之,《红楼梦》是沉痛而绝望的一曲悲歌。
1.下面关于“忧世乐天”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熙载认为,诗人的忧伤与快乐超过普通人,“忧世乐天”是诗人本来就具有的情怀。
B. 鲁迅说宝玉是独自领会“悲凉之雾”的人,笔者认为那应该是黛玉逝后。
C. 《红楼梦》里宝玉的精神中似有乐天之意,而黛玉的精神中似更多忧世之心。
D. “忧世乐天”是对立的,宝玉、黛玉展现出的不同精神,实质上构成了一个相反的人生命题。
2.“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对此句含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此句看似顽石之语,实则为曹雪芹的内心表白,是曹雪芹对世态的不满与憎恶愤恨的情感表露。
B. 此句表面上充满自怨自艾,实际上却是反映了曹雪芹狂傲的性情,即对俗世俗人持冷蔑的态度。
C. 此句说曹雪芹认为自己没有才能济世,欲有所为而不能为、不可为,只好坠入红尘,虚度流年。
D. 此句寓含佛道色彩,是曹雪芹历经了人生的磨难之后,对古今红尘的洞察,对人生的大彻大悟。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曹雪芹的《红楼梦》与张岱的《陶庵梦忆·自序》读来让人觉得心绪苍凉,话语沉痛,是因为两位作家人生经历完全相同。
B. 林黛玉的悲泣非同凡响,感应花鸟,通于自然,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震撼力,足可见出她的内心有许多哀怨不平之气。
C. 林黛玉是曹雪芹半生中感念与怀想的闺阁女子的形象化身之一,作者写林黛玉,无非是想借助她来表达痛悼红颜的悲慨之情。
D. “离恨天”“灌愁海”等名目、“元”“迎”“探”“惜”等谐音、“绛珠”“紫鹃”的寓意都证明《红楼梦》是一曲悲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徽 章
高军
他抬头看看妻子身上的制服,那左领口处的徽章,就像一只明亮的眼睛,直直地盯着他,他的心里不由咯噔了一下。
妻子身材苗条,穿制服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
- 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八年级政 治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
- 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 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
- 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 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英语下学期期中试题人教新目标版.doc
- 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
- 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
- 安徽省2018年初中历史毕业学业模拟考试(5月)试题.pdf
- 安徽省2018年初中化学毕业学业模拟考试(5月)试题.pdf
-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物理5月月考试题.doc
- 安徽省淮南市西部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pdf) 新人教版.pdf
-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苏皖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
-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苏皖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苏皖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苏皖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政 治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
-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苏皖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
-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苏皖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
-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苏皖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苏皖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