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难经金针赋针灸大成针法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难经金针赋针灸大成针法ppt课件

6.龙虎交战 龙虎交战则通过左右反复交替捻转以镇痛。 龙,指左转,虎,指右转; 左转右转两法反复交替进行称“交战”。 《金针赋》:“龙虎交战,左撚九而右撚六,是亦住痛之针。” 针法是: 进针后先以左转为主,即大指向前用力捻转九数; 再以右转为主,即大指向后用力捻转六数; 一补一泻,反复捻转。 如此反复施行多次,也可分浅、中、深三层重复进行。 先左后右,左九右六,先补后泻。 一正一反,反复捻针,对气血的运行产生一推一拉的双向影响,可以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从而起住痛移疼的作用。 7.进气法 进气法主要是在深层施行补法。 《金针赋》:“进气之诀:腰背肘膝痛,浑身走注疼。刺九分,行九补,卧针五七吸,待气上行。” 针法是: 进针后刺入深层(九分)施行补法,如紧按慢提九数,然后将针卧,针尖向上(向心)让针下感应上行。 进气法可温阳散寒,通经止痛,用于治疗阳虚寒凝所致的疼痛性病症。 8.留气法 留气法由徐疾和提插法组合而成。 《金针赋》:“留气之诀:痃癖症瘕,针刺七分,用纯阳,然后乃直插针,气来深刺,提针再停。” 针法是: 进针后刺入中层(七分),施行补法,如紧按慢提九数, 然后将针直插至深层,再提针回原处,使气留针下而消积聚。 有温经行气活血的作用。 9.抽添法 抽,指上提;添,指按纳。 本法操作时要浅、深、上下提插搜寻,一提再提,一按再按,所以用“抽添”为名。 《金针赋》:“抽添之诀,瘫痪疮癞。取其要穴,使九阳得气,提按搜寻,大要运气周遍,扶针直插,复向下纳,回阳倒阴。” 针法是: 进针后先提插或捻转九数以促使得气,再向周围作多向提插,然后再向下直刺按纳。 抽添法可行气活血,疏通经络,治疗瘫痪麻痹等顽固性病证。 /zyweb/jpk_cfjfx/ 临床应用 行气,加强针感,通过一搓一放,使针感续续而不离去,以留气针下,促进气达患病之处。临床可用于各种疼痛、揍、痹等病证。本法应用以四肢肌肉丰厚处为宜。 飞法宜缓宜均,不宜过猛,过猛易引起滞针疼痛。飞法手技要熟练,要提之不出,转之不动。飞法成功关键在经气充盈于穴中,其表现为针体自摇。 本手法以辅助手法的飞法为主,结合三才分层法而构成。 飞法的作用在于催气守气,保持得气感应。 古人认为经脉深居以地才为代表,孙络浅出体表,以天才为代表,络脉居于两者之间,故以人才为代表。 先进针至地才以得经脉之气,再浅出天才以得络脉之气,然后至人才,在络脉之气汇聚处施用飞法以催气守气。 古人认为本法可行络脉之气,进退针规则先深后浅,符合徐疾补泻法的原则,故古人又有本法属泻的认识。 (三)治病八法 烧山火 透天凉 阳中隐阴 阴中隐阳 子午捣臼 龙虎交战 进气和留气 抽添 1.烧山火 《金针赋》:“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用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气有准。” 此法源于《素问·针解篇》“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但缺如操作方法和名称。 元·窦汉卿著《针经指南》中载有 “寒热补泻法”,其 后泉石心在《金针赋》中明确提出: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用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明确提出烧山火的操作方法和针感要求。 其操作顺序由浅而深的分层进入,三进一退,具体手法由呼吸、徐疾、提插、开阖等单式补法组成,以针下产生热感为效应标准。 通过施用一系列的手法,使机体阳气渐隆,热感渐生,阴寒自除,起到补虚的作用。 操作方法 将所刺腧穴的深度分作浅、中、深三层 (天、人、地三部)。 (1)进针时,医者重用指切押手。 (2)令病人自然地鼻吸口呼,随其呼气时,将针刺入浅层 (天部)得气。 (3)得气后,重插轻提,连续重复9次 (行九阳数)。 (4)再将针刺入中层 (人部),重插轻提,连续重复9次 (行九阳数)。 (5)其后将针刺入深层 (地部),重插轻提,连续重复9次 (行九阳数)。此时,如果针下产生热感,少待片刻。 (6)随病人吸气时将针1次提到浅层,此为一度。如针下末产生热感可随病人呼气时,再施前法,一般不过三度。 (7)手法操作完毕后,留针15~20分钟,待针下松弛时,候病人吸气时将针快速拔出,疾按针孔。 临床应用 临床适用于脾肾阳虚、沉寒病结、阳气衰微等所致的中风脱证、瘫痪、寒湿痹证、腹痛、腹泻、阳揍、遗精、内脏下陷等虚寒证。 《金针赋》载:烧山火,治顽麻冷痹。 注意事项 (1)在手法操作申,为了动作的规范化,定出了一定的行针次数,即以九或六分别作为补泻的基数,补法用九阳数,泻法用六阴数,可称为九六补泻。烧山火可用三九二十七,或七七四十九,或九九八十一数。透天凉可用三六一十八,或六六三十六,或八八六十四数。 (2)根据穴位的针刺深度,一般分天、人、地三部,也可分浅深两层。 (3)押手要重,以指切押手为主。 (4)热感是在针刺得气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