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江西省宜春市2017_2018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VIP

江西省宜春市2017_2018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省宜春市2017_2018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江西省宜春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40分钟 试卷总分:4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两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隋炀帝时期开凿的大运河,流经扬州的一段是(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2. 下列选项中不是“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的是( ) A.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B.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C.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D.重视人才的选拨和任用 3.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有(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有修造乐器商店、金银珠宝店、茶肆、客舍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手工业生产发展 B.对外贸易活跃 C.经济重心南移 D.商业经济繁荣 5.“有容乃大”体现了唐朝超越前朝特有的文化气派。以下能说明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②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④三次征辽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 唐诗往往折射了时代特征。下列诗句直接反映唐玄宗时社会经济盛况的是( ) A.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D.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7.安史之乱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下列关于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皇帝荒废朝政 B.发生严重灾荒 C.社会矛盾尖锐 D.节度使权力膨胀 8.宋代军队战斗力低下,与辽、西夏、金的战争往往以付出一定的代价议和,最终被少数民族所灭,然而,历史学家陈寅恪对宋代文化给以极高赞誉“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开拓创新的史学著作,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确属中国文化之瑰宝。由此观之,宋代(  ) A.文武兼备 B.重文轻武 C.重武轻文 D.以文驭武 9.下列少数民族政权建立的相关信息搭配正确的是( )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阿骨打—党项族 ④金—阿保机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0.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 A.卫青北击匈奴 B.岳飞抗金 C.文天祥抗元 D.戚继光抗倭 11.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件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的一次巨大变迁。”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 A.三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元时期 12.我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 A.辽 B.西夏 C.金 D.元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正确的请填写“T”,错误的填写“F”) 13. 589年,隋灭陈朝,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 14. 南宋的对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和苏州是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 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5题6分,第16题6分,共12分) 15.阅读下列材料: 自古以来,“考试”是选拔人才的有效手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唐朝时科举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最重要,武则天时又推行了殿试和武举…… ——摘编自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材料二 由于文官制度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的驱使,以及中国科举考试的示范,西方国家在19世纪前后纷纷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1870年6月4日,英政府颁布的正式确立公开竞争考试制度的枢密令标志着文官制度在英国的建立),该考试制度吸取了科举制的合理内核,而舍弃了科举考试空疏无用的经典内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