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丙烯酰胺ppt课件
§4.1 降低丙烯酰胺的生成 2、从食品加工工艺控制丙烯酰胺的形成 (4)通过光辐射 如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可使丙烯酰胺发生聚合反应,从而减少其在食品中的含量。利用臭氧使丙烯酰胺发生分解反应,生成小分子物质,也可减少其在食品中的含量。 (5)使用化学抑制剂 Corrigan通过在食品原料中加入多价未螯合的金属离子,如钙、镁、锌、铜、铝等金属离子,可以显著降低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减少10%~90%( Corrigan et al. 2015)。 §4.2 预防和降低丙烯酰胺毒性 丙烯酰胺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等多种途径被人体吸收,并在体内各组织广泛分布。 有研究表明,丙烯酰胺能引起细胞DNA的氧化性损伤,其毒性效应的产生可能有自由基或活性氧的参与 Zamani E, Shaki F, Abediankenari S, Shokrzadeh M: Acrylamide induces immunotoxicity through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production and caspase-dependent apoptosis in mice splenocytes via the mitochondria-dependent signaling pathways. Retour Au Numéro 2017, 94:523-530. 自由基可导致核酸、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生物膜发生损坏和老化,整个细胞功能下降,严重时细胞死亡。 §4.2 预防和降低丙烯酰胺毒性 抗氧化剂可以通过抑制自由基的产生,直接清除自由基来实现其抗氧化功能,从而可以预防和降低丙烯酰胺的毒性,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 §4.2 预防和降低丙烯酰胺毒性 (1)竹叶抗氧化物 主要在丙烯酰胺的形成过程中起作用,即阻断或抑制丙烯酰胺的产生。 章宇等发现,以还原糖和天冬酰胺为反应底物,180℃条件下加热的反应体系中,添加竹叶提取物可以有效抑制模拟体系中的丙烯酰胺形成,抑制率达到74%左右(Zhang et al ,2008)。 用竹叶抗氧化物在0.01%~0.1%浓度范围处理食品原料,可使薯片、薯条、炸鸡翅中的丙烯酰胺含量下降50%~80%,表明竹叶抗氧化物在抑制丙烯酰胺形成中的有效作用(Zhang et al ,2007)。 §4.2 预防和降低丙烯酰胺毒性 (2)黄酮类物质 研究表明包括黄酮、异黄酮、黄酮醇、黄烷醇及其衍生物在内的24种生物黄酮对丙烯酰胺生成具有抑制效应。 Beealskia等在油炸马铃薯用油中添加迷迭香(15mL 油中混合5g),可以减少大约25%的丙烯酰胺的形成(Beealskia et al. 2004)。 §4.2 预防和降低丙烯酰胺毒性 (3)维生素类 丙烯酰胺本身低毒,当丙烯酰胺进入机体后经细胞色素P450 2E1 催化氧化为环氧丙酰胺,后者才是对机体产生危害的根源。 维生素C,可以在体内直接参与氧化反应,或间接还原其它抗氧化系统。 研究表明在丙烯酰胺急性中毒模型中,维生素C可以保护小鼠,减轻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小脑过氧化脂质含量下降,表明维生素C 通过清除自由基能够减轻丙烯酰胺的神经毒性,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此外,也有研究表明维生素E可以降低丙烯酰胺所致的细胞毒性和基因毒性。 §4.2 预防和降低丙烯酰胺毒性 (4)其他抗氧化剂 研究发现蛋氨酸、异硫氰酸脂对环氧丙酰胺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从而抑制丙烯酰胺的毒性。 番茄红素能够显著提高小鼠体内抗氧化系统功能,降低丙烯酰胺对淋巴细胞和肝细胞DNA 损伤程度,减轻丙烯酰胺所造成的氧化损伤作用。 其他的抗氧化剂抑制丙烯酰胺的功效有待进一步开发。 §4.2 预防和降低丙烯酰胺毒性 食品危害物—丙烯酰胺的预防、检测与控制 第一部分 丙烯酰胺简介 第二部分 食品中的丙烯酰胺第三部分 丙烯酰胺的检测第四部分 丙烯酰胺的预防 目录 §1.1 丙烯酰胺简介 部分性质: 外观:白色晶体 分子量: 71.08kDa 分子式:C3H5NO 气味:无味 挥发性:不挥发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不溶于苯 丙烯酰胺的用途: 实验室:SDS, Western bolt 其他用途: 絮凝剂,增稠剂等等 §1.1 丙烯酰胺简介 1994年,IARC将丙烯酰胺列为对人体具有潜在致癌性的Ⅱ类危害物; 2002年,SNFA首次公布了食品中有丙烯酰胺; 自2002年以后,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受到广泛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