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之书学渊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颜真卿之书学渊源

颜真卿之书学渊源 潘良桢 唐代书学之盛,近人马宗霍有谓:“以书为教仿于周,以书取士仿于汉,置书博士仿于晋,至专立书学,实自唐始。宜乎终唐之世,书家辈出矣。”初唐“四家”虽各有造诣,人或谓皆胎息右军,远承晋宋,近接陈隋,或以为寄人篱下,未能自立,尚非唐人书之典型。“四家”中,法度森严而细致的褚字最为盛行,实为“唐人重法”之代表。至盛唐而风气一变,浪漫书风合于世情,书家多不屑拘于细密法度,褚法顿见衰息。唐张彦远辑《法书要录》卷一有《传授笔法人名》一篇,北宋朱长文《墨池编》卷二录《古今传授笔法》,二者或相渊源而稍有出入。它们所述书法传授谱系未必都可靠,如李阳冰年辈晚于徐浩、颜真卿,笔法传授由李而徐、颜,自不可信。然其始于蔡邕之得之神人,以及将褚遂良排斥于书法统系之外,又以张旭、颜真卿、李阳冰等为书法中继枢要,此数端完全一致,则其显然反映盛唐时期中兴篆隶与弘扬古法之书学主张,以及突破琐细法度,追求古厚奔放之审美取向,当无可疑。于此,笔者有《lt;评书药石论gt;与盛唐书风之丕变》一文述之。盖自盛唐时起,初唐以来风行百年,以“增华绰约”之“媚趣”为特色的褚派书法大受冷落以至挞伐,被评为“恨乏自然”,“自《郐 》不讥”, “浇漓后学”。而尽去细微雕琢,以大气磅礴取胜的颜真卿书法,乃如《唐书》本传所说,“善正草书,笔力遒婉,世宝传之”。历五季而至北宋犹然,苏轼称之再四,有曰: “鲁公书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如杜子美诗,格力天纵,奄有汉魏晋宋以来风流,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 乃至极言之曰: “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可称叹为观止。北宋四家,苏、黄、米、蔡,无不学颜,因此近人李瑞清题清代著名学颜书家钱南园真书册后谓:“鲁公书当宋之时几欲祧右军矣!” 至于鲁公之书法渊源,历来众说纷纭,有人归纳为“二王说”、“徐浩说”、“颜出于褚说”、“欧虞说”、“张旭说”、“北派说”、“敦煌说”、“吐鲁番说”、“中原寺学说”等等,情况各有不同。 鲁公书法师承,以情揆之,其初当为家学渊源。颜氏一族,本以文字学与擅书法累世闻名,真卿撰《世系谱序》有谓:“其后子孙,咸著宦族,有若宏都之德行,巴陵记室之书翰”。其《草篆帖》称:“自南朝以来,上祖多以草隶篆籀为当代所称”,而所撰《颜氏家庙碑》曾历数族中先人之善书,所称其曾祖勤礼“工于篆籀,尤精诂训”,或可视为概括言之。 颜真卿书法的另一家学渊源当来自母党家族。真卿幼年丧父,随母投靠舅父殷践猷。真卿之母殷氏也出于名门望族,门风与家学渊源与琅琊颜氏甚近,“以能书为天下所宗”的大书家殷仲容即其从伯父,小辈多学其书。颜真卿有幼贫无纸笔,以黄土埽墙习书的传说,他入手学书的第一个老师应该就是母亲殷氏。张怀瓘《书断》:“殷侍御仲容善篆隶,题署尤精”。可见颜真卿在父党母党两个家族所接受的书法家学渊源是十分接近的,都重篆隶。然则后人所见颜书虽限于真书行草,而其笔下之“篆籀气”实有所自也。 颜真卿书法在家族外之请益师从,有可确考实据者,当为张旭。颜《草篆帖》谓: “真卿自南朝来,上祖多以草隶篆籀为当代所称,及至小斯道大丧。但曾见张旭长史,颇示少糟粕,自恨无分,遂不能佳耳。真卿白。” 此与人书中,客套之余,显见其不满足于家传之法而颇思师从长史,并以虽曾得见而尚未及门为恨。后来事终得遂,鲁公文集中留下《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一篇,转述笔法问答之余,略及拜师请益情形。按宋人留元刚撰颜真卿《年谱》,此文撰于天宝五年真卿三十八岁时。文末称“自此得攻书之妙,于兹五年,真草自知可成矣”,则其“访金吾长史张公旭,请师笔法”乃在其方过“而立”未久之年,当其书学勇猛精进之际也。《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虽颇有可置疑处,但未可对其中内容全然一笔抹杀。唐人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张旭草书得笔法,后传崔邈、颜真卿。”既有真卿《草篆帖》以及唐人著《唐国史补》的明确记载,又有怀素《自叙》“真卿早岁常接游居,即屡蒙激昂,教以笔法”和陆羽《怀素别传》中的相关内容等旁证材料,则颜学书之曾师从张旭是可以确定的事实,颜真卿确为张旭书法弟子。 张旭在当时书坛声名之隆与重要作用,除上述书法谱系之外,证之唐五代书论,亦见张旭为盛唐以后书法传授之关键人物。蔡邕后裔、天宝年间书家蔡希综《法书论》曰: “迩来率府长史张旭,卓然孤立,声被寰中,意象之奇,不能不全其古制,……议者以为张公亦小王之再出也。” 陆羽《怀素别传》述及怀素从张旭弟子邬彤、颜真卿问张长史书法事。贞元间书家韩方明《授笔要说》有谓: “八法起于隶字之始,……传授至于永禅师,而至张旭始弘八法,次演五势,更备九用,则万字无不该于此,墨道之妙,无不由之以成也。” 韩愈《送高闲上人序》畅言张旭之专精书道。晚唐书家卢携著《临池诀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