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学案 湘教版.docVIP

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学案 湘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1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学案 湘教版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讲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__地球表面形态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1.地壳的物质组成 (1)矿物:主要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为存在形式,分为金属矿物和非金属矿物两类。 (2)岩石:是岩石圈中的固态矿物集合体,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2.地壳的物质循环 (1)能量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 (2)岩石的分类:A是岩浆岩;B是沉积岩(或变质岩);C是变质岩(或沉积岩)。 (3)地质作用:①冷却凝固;②外力作用(或变质作用);③变质作用(或外力作用);④重熔再生。 二、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作用特点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 主要来自地球内部 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 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 对地表影响 形成高山和盆地 削高填低 二者关系 同时进行,共同作用 三、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板块名称:A为欧亚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美洲板块,E为非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 (2) 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褶皱:图中A、B处水平岩层发生弯曲,形成褶皱。其中A处岩层中间向上隆起,叫背斜;B处岩层中间向下凹陷,叫向斜。 (2)断层:图中C处岩层发生断裂,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称为断层。其中E处叫地垒,常发育成陡峻的山峰;D处叫地堑,常发育成盆地或谷地。 3.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1)火山活动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多种火山地貌。 (2)地震往往造成地壳断裂和错动。 四、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1.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 2.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1)流水作用: 类型 表现 侵蚀地貌 横断山脉山高谷深、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多为流水侵蚀切割而成 沉积地貌 大河中下游地区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2)风力作用: 类型 表现 侵蚀地貌 风蚀柱、风蚀蘑菇 沉积地貌 黄土高原的黄土、干旱地区的沙丘 五、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1.人类对地表的合理改变:缓坡梯田、填海造陆。 2.人类对地表的不合理改变:陡坡梯田。 一、知识联系串一串    二、核心问题想一想 1.内力作用的表现有哪些形式?对地表形态产生怎样的影响? 2.外力作用的表现有哪些形式?对地表形态产生怎样的影响? 3.三大类岩石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4.常见的地质构造有哪些类型?研究这些地质构造对生产、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 以考纲为纲1.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以真题为范[考题精妙] [典例] (2017·全国卷Ⅱ)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如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1)~(2)题。 (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 (2)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 ①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③河流较长 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 第(1)题,据材料可知,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形成的,山地中河流多、沟谷多、降水丰富是其形成的必备条件。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与山体的坡度和植被覆盖率关系不大;降水集中并不能代表降水多。第(2)题,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说明流水搬运能力较弱,沉积能力较强。山地相对高度小会导致水流速度较慢,流水搬运能力较弱;河流流程较长,大颗粒的砾石在河流的中上游沉积。 [答案] (1)C (2)B [命题出发点] 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形成、分布及物质组成。 [命题落脚点] 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试题评价] (1)材料选取之“鲜活”:贺兰山这一区域就在我们身边,考生熟知程度高,加之材料对“洪积扇”的解释,有利于激发考生对贺兰山东麓洪积扇成因和特点的探究兴趣,也体现了地理学科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2)命题设置之“灵活”:本题两问从不同角度考查洪积扇特点的成因,不拘泥于教材,而是将所学知识和图文信息进行了有机结合,有效地调动了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考点(一) 地壳的物质循环判断分析[学法:研一题·悟一法·通一类] (2013·上海高考)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读图回答(1)~(2)题。 (1)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