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模块选修生物技术实践要点.doc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选模块选修生物技术实践要点.doc

第一讲微生物的利用 知识点一 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 1.培养基的成分和分类 (1) 微生物的营养: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和无机盐。 (2) 培养基的类型: ①按物理性质分: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 ②按目的用途分: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 2.灭菌操作 (1)无菌操作的概念: 无菌操作泛指在培养微生物的操作中,所有防止杂菌污染的方法。主要包括:各种器皿必须无菌;培养基也必须要无菌;转移菌种时不能带入其他杂菌。 (2)消毒和灭菌的区别: 条件 结果 常用的方法 消毒 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 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紫外线或化学药物消毒法 灭菌 强烈的理化因素 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3.培养和纯化大肠杆菌 (1)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的肠道杆菌。 (2)大肠杆菌培养:LB液体培养基(通用的细菌培养基)——扩大培养;LB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鉴定菌种。 (3)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实验步骤: 配制培养基(称量、溶化、调pH)→灭菌→制作平板→扩大培养→划线分离→菌种保存。 (4)分离方法:划线分离法(方法简单)和涂布分离法(单菌落更易分开,但操作复杂)。 知识点二 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1.实验目的 (1)使用专一的培养基(含尿素)分离专一的细菌(有脲酶的细菌)。 (2)使用指示剂(酚红)颜色的变化检知酶(脲酶)所催化的反应。 2.实验原理 由于有些细菌能产生脲酶向周围扩散,将培养基中的尿素分解,产生氨使培养基变碱性,于是酚红由黄色变成红色。 (NH2)2C=O+H2O2NH3+CO2 3.实验步骤 制备平板→制备细菌悬液→涂布分离法分离细菌→倒置培养→观察计数。 4.实验结果 (1)与稀释度为10-5相比,培养基中的平均菌落数在10-4处理中多。 (2)在相同稀释度的情况下,尿素培养基中的平均菌落数少于LB培养基中的平均菌落数,其原因是大多数微生物不能利用尿素为氮源。 (3)在尿素培养基上的菌落周围会出现红色的环带。 考点一培养基及微生物的纯化培养技术 1.培养基营养要素 基本营养要素: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不同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需求。 营养要素 来源 功能 碳源 无机碳源 CO2、NaHCO3、CaCO3等含碳无机物 构成细胞中的物质和一些代谢产物;既是碳源又是能源 有机碳源 糖类、脂质、蛋白质、有机酸、石油、花生粉饼等 氮源 无机氮源 无机氮:NH3、铵盐、硝酸盐、N2等 将无机氮合成含氮的代谢产物 有机氮源 牛肉膏、蛋白胨、核酸、尿素、氨基酸 合成蛋白质、核酸及含氮的代谢产物 生长因子 维生素、氨基酸、碱基 酶和核酸的组成成分;参与代谢过程中的酶促反应 [特别提醒] (1)微生物最常用的碳源是糖类,尤其是葡萄糖;最常利用的氮源是铵盐、硝酸盐。 (2)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H、O、N的有机化合物既是碳源,又是氮源、能源。 (3)有些培养基不需要添加特殊营养物质,生物自己能合成,如大肠杆菌能合成某些维生素,作为特殊营养物质。 2.微生物的纯化培养 方法 划线分离法 涂布分离法 注意事项 (1)接种环的灼烧: 第一次划线前:杀死接种环上的微生物,避免污染培养物 每次划线前:杀死残留菌种,保证每次划线菌种来自上次划线末端 划线结束后:杀死残留菌种,避免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2)灼烧接种环之后,要冷却后再进行操作,以免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3)划线时最后一区域不要与第一区域相连 (4)划线用力要大小适当,防止用力过大将培养基划破 (1)稀释操作时:每支试管及其中的水、移液管等均需灭菌;操作时,试管口和移液管应在离火焰1~2 cm处 (2)涂布平板时:涂布器用体积分数为70%酒精消毒,取出时,让多余酒精在烧杯中滴尽,然后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酒精灯火焰上引燃 不要将过热的涂布器放在盛放酒精的烧杯中,以免引燃其中的酒精 酒精灯与培养皿距离要合适,移液管管头不要接触任何物体   [典例1] 右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五个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和培养基进行灭菌 B.划线操作时完全打开皿盖,划完立即盖上 C.接种时不能划破培养基,否则难以达到分离单菌落的目的 D.第1区和第5区的划线最终要连接起来,以便比较前后的菌落数 [解析] 在每次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进行划线操作时,左手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注意接种时不能划破培养基,否则难以达到分离单菌落的目的;第1区和第5区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