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江平刘桂莲.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郝江平刘桂莲

2010 至 2011 学年 第 一 学期 教 学 日 历 课程名称 化工原理 性质 必修 总学时 96 讲课 80 实验 0 其它 16 授课班级 应化08 学生人数 39 任课教师 郝江平 刘桂莲 职称 副教授 所在院(系、部) 化学工程学院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名称:化工原理     作者:黄少烈 邹华生     出版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务处制 填 写 说 明: 1.每上一次课填写一行,节次填写数字“1-5”,一天共分5大节课,例如:一周上三次课填写三行,并在周学时栏合并单元格填写“6”,周一第3、4节,在节次栏中填写2。 2.教学日历一经制订,不应出现大的变动,但允许主讲教师在完成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前提下,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如有变动,须经课程所属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批准,并报院(系、部)办公室备查。 3.上机、大作业、课堂讨论、外出参观、考试等如占课内学时,在“备注”栏内注明。 4.教学日历由教师自存一份、课程所属系存一份,在每学期开学后第一周内送课程所属院(系、部)办公室并发一份电子版给课程所属院(系、部)办公室;有实验和上机学时的须发一份电子版的给实践科sjk@cup.edu.cn 教学时间 授 课 内 容 提 要 周学时 (周学时大于2,可合并单元格) 学时分配 备注 周 次 星 期 节 次 讲课 实验 习题 1 1 2 绪论 6 2 1 3 2 流体流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一、密度 二、压强 三、静力学基本方程 四、静力学基本方程的应用 2 1 5 1 四、静力学基本方程的应用 第三节 流体流动的守恒原理 一、基本概念 二、质量守恒——连续性方程式 2 2 1 2 三、机械能守恒——Bermoulli方程 6 2 2 3 2 第四节 流体的流动阻力 一、流体的粘度 二、流体流动的类型 三、边界层的概念 四、流体在圆管内的速度分布 2 2 5 1 四、流体在圆管内的速度分布 五、直管阻力 六、局部阻力 2 3 1 2 第五节 管路计算 一、阻力对管内流动的影响 二、管路计算 6 2 3 3 2 第六节 流速与流量测量 2 3 5 1 第一章小结、习题课 第一章测验 2 4 1 2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液体输送机械 一、离心泵 6 2 4 3 2 一、离心泵 2 4 5 1 二、往复泵 三、其它类型的泵 2 6 1 2 第三节 气体输送机械 6 2 6 3 2 第二章小结、习题课 第二章测验 2 6 5 1 第三章 非均相机械分离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颗粒及颗粒群的特性 第三节 沉降 一、重力沉降 2 7 1 2 二、重力沉降设备 三、离心沉降 四、离心沉降设备 6 2 7 3 2 第四节 过滤 一、概述 二、过滤设备 三、过滤基本方程 四、恒压过滤 五、恒速过滤 2 7 5 1 六、过滤常数的测定 七、滤饼的洗涤 八、过滤机生产能力 第三章小结、习题课 1 1 8 1 2 第四章 传热及传热设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热传导 一、付立叶定律 二、导热系数 三、单层及多层平壁的热传导 6 2 8 3 2 四、单层及多层圆筒壁的热传导 第三节 对流传热 一、对流传热的基本概念 二、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 三、用因次分析法求无相变化时的对流传热系数 2 8 5 1 四、无相变化对流传热系数的经验关联式 五、有相变时的对流传热系数 2 9 1 2 第四节 传热计算 一、热量衡算 二、总传热速率方程 三、平均温度差 6 2 9 3 2 四、设计型计算 五、操作型计算 六、壁温计算 2 9 5 1 第五节 热辐射 一、基本概念 二、基本定律 三、两固体间的辐射换热 四、对流和辐射联合传热——设备热损失的计算 2 10 1 2 第六节 换热器 一、换热器的分类 二、间壁式换热器的类型 三、列管式换热器的选用 6 2 10 3 2 四、传热过程的强化 五、新型换热器 第四章小结、习题课 1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