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下肢的生理轴线.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下肢的生理轴线

下肢的生理轴线1 介绍膝关节是人体最大和最复杂的关节,拥有最长的杠杆臂。关节将肌肉的收缩力转化为人体的运动。膝关节大的杠杆臂产生大的负荷力矩。轴向负荷引起膝关节高机械应力。平地行走时的机械负荷约为体重的3.4倍,而在上楼梯时则为体重的4.3倍。2下肢的生理轴线当考虑下肢轴线时有必要区分解剖和机械轴线。股骨和胫骨的解剖轴与其骨干的中线一致。由于股骨颈的方向,股骨的骨干轴线并非如胫骨般是一条直线。股骨和胫骨的解剖轴线构成一个外侧张开的173°-175°角(aFTA)(Fig 1-1a)。Fig1-1a 冠状面的下肢轴线和关节角图示。a 解剖轴和关节角的标准值。解剖股胫角(aFTA)=173-175°,解剖股骨远端外侧角(aLDFA)=81°±2°,解剖胫骨近端内侧角(aMPTA)=87°±3°,解剖胫骨远端外侧角(aLDTA)=89°±3°。b 机械轴和关节角的标准值。机械股骨远端外侧角(mLDFA)=87°±3°,机械胫骨近端内侧角(mMPTA)=87°±3°,机械胫骨远端外侧角(mLDTA)=89°±3°。A=股骨髁的切线(膝关节基线)。 B=胫骨平台的切线。股骨的机械轴自股骨头的中心到膝关节的中心,与股骨干解剖轴形成6°±1°成角(aMFA)(Fig 1-2)。胫骨的机械轴和解剖轴几乎一致,两条轴线平行,解剖轴较机械轴偏内约数毫米。下肢的力线(Mikulicz线)是指股骨头中心和踝关节中心的连线(Fig 1-3)。这条线生理上经过膝关节中心偏内侧平均4(±2)mm。如果这条机械轴经过这一点的外侧或内侧,提示外翻或内翻畸形(如下)。由于两侧髋关节中心的距离大于两侧膝关节中心及踝关节中心的距离,下肢的力线自头端外侧向尾端内侧略呈斜行,与身体的垂直轴线约成3°夹角(Fig 1-3)。*下肢的机械轴(Mikulicz线)经过股骨头中心至踝关节中心,在生理状态下,此线经过膝关节中心偏内侧平均4(±2)mm。股骨解剖轴和机械轴成6°(±1°)夹角(aMFA)。Fig 1-2 股骨机械轴(a)和解剖轴(b)夹角。生理的解剖机械股骨角(aMFA)为6°±1°。Fig 1-3 下肢的机械轴(绿线)自头端外侧向尾端内侧略呈斜行,与身体的垂直轴线(黑线)约成3°夹角。在生理状态下,膝关节的基线(股骨髁的切线)和胫骨平台的切线几乎平行(关节线会聚角=JLCA,0-1°内侧会聚)(见Fig1-1,Fig1-6)。由于胫骨的机械轴和解剖轴平行,胫骨的解剖轴和机械轴与胫骨平台切线的夹角近端内侧角均为87°±3°,踝关节线水平的胫骨远端外侧角的标准值为89°±3°(见Fig1-1a-b)。股骨机械轴和膝关节基线相交的远端外侧角也为87°±3°。由于aMFA,膝关节基线与股骨的解剖轴形成约81°±2°的夹角(见Fig1-1a-b,Table1-1)。Table1-1 下肢的生理关节角。3关节面的方向股骨和胫骨的骨干及髁的解剖与膝关节的功能完美匹配。股骨和胫骨骨干均有前弓(Fig 1-4a-b)。在矢状面上胫骨平台与股(原文如此,应为胫骨?后面标红处同此)骨干的轴线相比略向后移位(Fig1-4b)。并且在矢状面上胫骨关节面后方向尾端倾斜10°(胫骨后倾)(Fig1-4c)。上述的轴向弯曲和股骨胫骨关节的解剖特点是膝关节获得广泛活动范围,避免屈曲时骨撞击和肌肉软组织卡压的先决条件。*在矢状面上,胫骨平台与股骨干轴线相比稍向后移,且与水平线成10°后倾(胫骨后倾)。Fig1-4a-ca 矢状面股骨干的生理前弓b 矢状面胫骨干的生理前弓,胫骨平台与股骨干轴线相比向后移位c 胫骨后倾的示意图。在矢状面上,胫骨近端关节面与水平线相比,后方尾倾10°。4 下肢畸形的原因下肢的畸形定义为生理轴线的偏移。关节角和轴线在冠状面、矢状面和横断面上可发生病理改变,并引起整个下肢的对线异常。如果多个面上同时发生改变,就会导致复杂的下肢畸形。股骨干或胫骨干纵轴生理旋转的改变会导致下肢的旋转畸形。下肢的旋转畸形及其分析以及截骨矫形治疗将在15章“股骨和胫骨的旋转截骨术”中进行详细阐述。下肢畸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原因可以是先天性或原发性的。畸形可发生于儿童期,由骺板部分早闭所致的生长异常、代谢异常(如佝偻病)或骨病(肾性骨病)引起。下肢轴线的偏移也可能是系统性肌肉和神经源性疾病的一部分。在成人,创伤后畸形大多是骨折畸形愈合的结果。骨坏死、骨肿瘤或类风湿关节炎导致的关节面破坏可导致下肢机械轴线的继发偏移。继发性内翻或外翻畸形的最常见原因是半月板切除后的继发软骨破坏。(Table1-2)*生理轴线的偏移导致下肢的畸形。关节角和轴线在冠状面、矢状面和横断面可发生病理改变。最常发生和临床最关注的病理改变是冠状面的内外翻畸形。轴线畸形的原因先天性畸形原发性畸形骺板部分早闭所致的生长异常代谢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