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 联想国际化经验和教训的总结.docVIP

柳传志 联想国际化经验和教训的总结.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柳传志 联想国际化经验和教训的总结

柳传志 联想国际化经验和教训的总结 柳传志:联想国际化经验和教训的总结(转自新浪长安讲坛) 按:很感谢柳老爷子把那么宝贵的经验拿出来让大家分享,大家可以去长安讲坛看视频,效果更好.柳先生为企业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榜样,有智慧,有爱心,有担当(联想危机时刻重新出山,现还参与了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希望大家向他学习. 今天这么多同学坐在这里,听我来讲这个,我很受鼓舞,为什么呢?因为今天晚上大家都知道是一场好球,阿根廷跟南韩,放弃了这球,坐在这里听我说这个,我很受感动.今天选了一个题目,就是联想国际化的阶段性的总结.既然是以联想为题,简单把联想的情况做一个最简单的介绍,我们开创的时候,84年11月,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投的资,用20万元人民币,我和另外十名同事,其实不一定是科技人员,有几个科技人员,有几个工人,办的这间公司.这是开始.现在的状况叫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请大家注意这个名字,联想控股是母公司,大家常说的联想集团反过来是子公司.我们用电脑叫联想集团,那个英文名字叫lenovo,联想控股的英文名字叫Legend,后来起名字叫Legend,因为Legend有一个到全球有一个注册的时候,叫Legend的公司很多,注不了册,后来起了叫lenovo,大家用的电脑叫lenovo.联想控股有限公司现在员工人数也不停地在变,曾经是31000多人,总资产和营业额的状况,这里包括了联想集团,大概是这么一个情况. 我还是想谈国际并购的事情.2004年12月8号,联想集团宣布收购了IBM全球的PC业务,宣布的那天,就引起了非常大的震动,说震动这句话不以为过.当时国内的同行,国内的经济界的朋友,媒体都非常地振奋,振奋的主要原因是鼓励我们有这个勇气,对我们是不是能做到,我相信大多数不是看好的.我记得大概就在这件事完了不久,大概在05年1月份,在北大光华EMBA班有过一次讲话,那EMBA班大概有九十几个同学,我就问了一下,对我们这个并购看好的请举手,当时有三个同学举手了,我再一看,还有两个是我们联想派去的学员.所以不看好还真的是很有道理,因为当时报纸上都说了很多蛇吞象,本来在电脑行业里,并购成功的案例大概占25%,他这个多半是美国企业和美国国际企业他们之间的并购,像一个中国企业,当时我们30亿的营业额,并购一个比我们大得多的企业的营业额,像IBM这样的企业,认为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当时我们的竞争对手戴尔本人在接受访问的时候,问他对这个事怎么看法.我记得报纸上报道是他笑了笑,没有予以任何回答,只是笑了笑,代表了回答.说明在当时的时候,肯定是认为不看好的.但事实的结果是并购完了以后的情况,有一个数据,这个数据是2007财年就是金融危机爆发前的那个时候,2004年财年就是我们在并购前的那个财年,当时并购前是29亿美元营业额,29亿美元就是我们在中国市场份额大概在27%、28%,绝对第一位.在亚洲市场绝对第一位,就是29亿美元.并购以后,就是169亿美元,净利润,并购前是1.4亿美元,并购后的2007财年,人民币还升值没那么高,4.84亿美元还是值点钱的.也有这么大的差别.国际占有率,当时在中国这么大的份额,在全世界也是2.4%,那一年达到7.7%. 我们到底是买什么东西?今天回顾起来,推得再远一点看,我们到底想买什么,买到的是什么?第一个买到的还是品牌.如果就算我做企业,做了很多年,知道品牌多重要,但是不是真的自己出去特别亲自感受到的话,还是不会知道品牌有这么大的力量,我们大家说起来都会知道,我们同样买件登喜路的皮包,这么小,就要上万块钱,都是中国的工厂制造的.如果没有这个牌子,你怎么卖,也就是几百块钱.尽管我们都知道品牌,但是真的不是自己去感觉,去推这个产品的话,都不知道会是这么厉害.我们买的知道想买thinkpad这个牌子,IBM花了10亿美元,花了将近十年的工夫形成的品牌.一个黑了吧叽的电脑,永远是这个样子,人家就认,就能够让这个企业花比较高的价钱,去买它. 我们国家有几家公司,向海外走,走的是不同的道路,像海尔是重新建立海尔的品牌,我相信会成功的,都是不同的路,但是也黑非常艰苦.李书福走的也是我们这个路,通过并购以后,把人的牌子买回来,这也是一条路,买回来真变成自己的话,这条路能走成功,应该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我们在跟IBM谈的时候,一共花了12.5亿美元,买的是think永远是我们的,但是IBM牌子得借我们用五年,当时还是担心.现在把IBM牌子去掉了,现在的笔记本上写的是thinklenovo. 第二点,我们买的是技术.技术的原因有点像东西方的艺术品一样,互相没打透,跟打透了不一样,我们到欧洲去访问,你到皇宫里,你看到各个皇帝长得都不一样,我们在故宫里一看,怎么康熙、乾隆都长得一样,我们画的是写意,他画的是写实,写实写意打通了以后,徐悲鸿出去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