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爱因斯坦-德哈斯效应的多功能教学试验仪开发-电动力学研究会.PDF

基于爱因斯坦-德哈斯效应的多功能教学试验仪开发-电动力学研究会.PDF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爱因斯坦-德哈斯效应的多功能教学试验仪开发-电动力学研究会

基于爱因斯坦-德哈斯效应的 多功能教学实验仪开发 徐 岩 山东科技大学电子学 2014.10.17 指导教师:徐岩 王学水 王守海 参加学生:咸夫正 吕杨 周智飞 张奉飞 屈云秀 任森生 获奖情况: 2013年山东省第五届大学生物理科技创新大赛特等奖 “基于隧道磁电阻效应的低功耗位移测量仪”; 2013年山东省第五届大学生物理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爱因斯坦-德哈斯效应演示仪” 目录: 1 背景介绍 2 爱因斯坦—德哈斯实验原理 3 多功能教学实验仪设计 3.1 铁棒转动 3.2 磁滞回线测量 4 总结 1 背景介绍 1820年,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安培 《电动力学现象的数学理论》 安培认为构成磁体的分子内部存 在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由于 分子电流的存在,使得每个分子成为 一个小磁体,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 通常情况下磁体分子的分子电流取 向是杂乱无章的,它们产生的磁场互 相抵消,对外不显磁性。当受到外界 磁场作用时,分子电流的取向大致相 同,两端显示较强的磁体作用,形成 磁极,就被磁化了。当磁体受到高温 或猛烈撞击时,会使分子电流的取向 又变的的杂乱无章了,从而失去磁性。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提出之后一直缺乏 实验支持。1915年荷兰物理学家德哈 去 德国拜访爱因斯坦,在进餐时谈到,安培 分子电流假说已提出近百年,至今未能验 证,对此深感遗憾。爱因斯坦听后,当即 爱因斯坦 在餐桌上帮他构思了一个实验方案:利用 1879.3.4-1955.4.18 磁矩和角动量的对应关系,在铁棒磁化过 程中,磁矩的变化会引起角动量的变化, 从而使得铁棒转动,这样可以为分子电流 假说提供了实验支持。次年,德哈斯按此 实验方案获得成功,这就是著名的爱因 坦-德哈斯实验。 2 爱因斯坦—德哈斯实验原理 物质的磁性起源于基本粒子内秉的自旋运动和带电粒 子的轨道运动。通常磁矩的大小与对应运动的角动量大小 成正比,方向与对应运动角动量的方向平行或反平行。 根据安培分子电流假设。令原子的磁矩为µ ,磁矩的矢量 A 和为µ,令原子角动量P ,P 的矢量和为P ,则有 A A e     P P A A e 当外磁场反向时,磁矩方向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对应的 角动量也改变,这样由角动量定理,铁棒就会产生转动, 也必然会发生一个能够观察到的角度变化。 dP  B  e dt 实验装置: 德哈斯所设计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下,铁棒由悬丝悬挂在 支架上,并且悬丝上固定有小反射镜。铁棒放置于螺线管中央, 螺线管中通有直流电流。一束光打到反射镜上,并由反射镜反 射到一个装有标尺的白色屏上,整个装置放置于玻璃罩中。 实验过程: 1、正向接通螺线管电源 2、静置一段时间后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