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人与一条河流爱情
一个人与一条河流爱情
每次有领导来视察,他们从上游水库买来水换水,这是当地老百姓都知道的公开的秘密
为拯救淮河奔走呼吁
“拯救淮河希望工程”在霍岱珊的家乡河南省沈丘县一经启动,便在当地赢得了声势浩大的广泛支持,除了万人签名按手印这种来自民众的支持之外,更有186位县政协委员和258位县人大代表签名鼎力支持,名不见经传的民间环保人士霍岱珊由此被推举成为了肩负淮河流域父老乡亲们重托的“淮河卫士”。
2005年春节大年初六,家住在沙颍河附近的霍岱珊就踏上了去往京城的上访之路,不为别的,就为了替淮河流域的父老乡亲们告急,向国家环保总局直接反映淮河流域水污染的真实情况。结果他如愿以偿敲开了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监察局的大门。环保官员们看到了他带去的调查资料,包括他拍的现场照片以及他拍的DV制成的光碟,感到情况确实太严重了,当即表示要查一查。
打过这次交道之后,霍岱珊创办的民间环保组织“淮河卫士”与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监察局之间建立起了“直通车”关系,有情况就直接沟通报告,下情随时可以上达。今年元月,霍岱珊携带着新资料匆忙上路赶往北京,再次登门造访了环境监察局,还是反映淮河流域水污染的真实情况。
霍岱珊虽然有着沈丘县政协委员的身份,但在当地办事也并不是没有遇到过挫折。最近仅有的一次出国取经的机会最终也未能成行,这令他感到有些怅然若失,“我一直想跟当地搞好一些关系,我也作出了很多姿态,但我总是失败,我不知道今后该怎么做,这个我也正在探索。”
霍岱珊对《?望东方周刊》记者说:“如果没有公众参与,要想取得彻底的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他认为淮河流域公众参与环保,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把一段被颠倒被歪曲的历史恢复了原貌,向外界透露了淮河水污染治理的真实情况,让人们知道了有人在造假,知道了水污染造成的生态灾难,对淮河流域的环境状况有了一个正确的定位和认识,对政府的决策产生了一定影响。
霍岱珊关注淮河要回溯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从部队转业回乡的他在河南沈丘县槐店回族镇从事宣教工作,特别喜欢风光摄影,还经常搞些通讯报道,他说第一次发现附近的沙颍河里漂着很多死鱼是在1987年,从那以后他就经常关注淮河,1997年宣布淮河全流域实现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之后,他却发现淮河流域水污染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了。1998年他辞去了《周口日报》摄影记者兼美术编辑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公益性环保事业之中。
淮河流域污染在加剧
霍岱珊自费进行的淮河流域生态环境摄影考察,从淮河源头至尽头,行程达30000多公里,拍摄照片15000余幅,记录并掌握了淮河流域水污染情况的第一手资料,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亲身经历并见证了淮河流域10年水污染治理的全过程,可是他基于大量调查资料得出的淮河流域“污染在加剧,灾难在继续”和“癌症村不是个别现象”的结论着实让一些环保官员们一下子接受不了。
国家环保总局宣教办的一位官员曾对记者说,那些关于河南癌症村的报道是虚假报道,并且说那些村民患癌症跟是否喝淮河水没有关系。霍岱珊说:“一说起淮河的问题,他们不愿意承认淮河水污染造成的一些严重后果,否则就等于把他们的工作全盘否定了,你说淮河没治理好,他们就不高兴,他们愿意说它的好,不愿意说它的不好。”
霍岱珊说,说“癌症村”太刺激了,说“癌症高发村”一些领导还是认可的,至于说淮河流域到底有多少“癌症高发村”,尚未有完全统计,只是做了一些重点调查,他所在的沈丘县就有多个“癌症高发村”,淮河水污染之前,当地的癌症发病率是十万分之一,现在有的村庄癌症发病率达到百分之一。卫生部也来人调查过。
说“实话”真的需要勇气
谈及2000年沿淮四省上报的那些COD数据,霍岱珊直言不讳地说那些数据有些“搞笑”。在他看来淮河10年治污不过是一场梦,花钱不少收效甚微,令人心疼。他说现在无论从国家的重视程度,还是公众的关注程度,都很像淮河水污染治理刚刚起步的1994年。实事求是地说,1997达标的零点行动给老百姓的印象太深刻了,但那之后发生的事情令老百姓太失望了。七大流域之中,治好淮河是有很多有利条件的,因为它是国务院水污染治理的示范工程。
尽管他本人曾被中央电视台列为“十大法制人物候选人”、在首届“中国十大民间环保人物”评选活动中获“中国民间环保优秀人物”荣誉称号,霍岱珊似乎更在意他们淮河卫士的项目是否得奖,他说:“我们沿淮河进行摄影考察,连续10多年对淮河进行跟踪调查,也可以说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是有发言权的。”
2000年底的时候,环保部门公开说淮河水变清了,水利部门内部说没变清,两大部门各执一词,对此霍岱珊干脆地说,还是水利部门说得对,淮河水污染严重的时候,污水团长30公里、70公里,最长也就90公
文档评论(0)